美国博士后移民,报告称中国为西方培养人才 “移民赤字”触目惊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把移民移出移进的巨大差距称为“移民赤字”。而“2014蓝皮书”调查统计的“移民赤字”确实有点令人触目惊心。只有这样,中国才可以在人才移民的同时通过吸引他国人才来扭转“移民赤字”,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国际人才来中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美国曾经依靠“美国梦”聚拢全球人才,在世界格局逐渐变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正逐渐把中国看成是他们新的“逐梦之地”。但现实是,中国正面临严重的“移民赤字”,需要人才的中国正在按部就班地为西方发达国家培养人才。1月22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正式发布《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国际人才蓝皮书,该报告提出,中国拥有的移入人口数目一直很低,与庞大的移民到海外人口形成“移民赤字”。随着中国在海外“新移民”阶层出现,“移民赤字”现象日趋明显,很多时候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符。在这部权威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发布前,蓝皮书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top30名校留学,移民潮带来的不是零和博弈,中国应抓住人才流动的红利,尽快建立移民局,缩小全球化时代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移民逆差。

国际人才“流入流出”失衡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2012年至2013年连续两年发布了《中国留学发展报告》、《中国海归发展报告》和《中国国际移民报告》系列国际人才蓝皮书。在《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国际人才蓝皮书(以下简称“2014蓝皮书”)中,这家由中国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发起的智库通过对海内外中国国际移民状况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中国国际移民现状呈现出“十四大热点”趋势,如:中国在海外“新移民”阶层出现,“移民赤字”现象比较明显;美国是中国海外移民第一目的地,中国为美国第二大移民来源国;欧洲成为中国新移民的新目的地,海外购房迎来“欧洲时代”,中国富人开始将“感染文化底蕴与享受精神因素”放在首位;“中国大众富裕阶层扩容”与“偏重家庭子女教育、出境旅游”因素导致移民;环境污染成为推动海外移民潮的重要原因;2013年中国“蓝领移民”成为关注话题,但移民通道不稳定,应有相应风险预警机制;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移民来源国美国博士后移民,对外国人才吸引力同时增大;但国际人才在中国“流入”、“流出”失衡,人才壁垒有待突破等。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博士把移民移出移进的巨大差距称为“移民赤字”。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估算,1990年,移民海外的中国人数量为408.6万人,而同期居住在中国的外国移民数量仅有37.6万人,当年“移民赤字”约为371万人;尽管此后10多年,移入中国的人口逐步增多,但仍远远小于移出人口。到2013年,中国的“移民赤字”达到约849.4万人。而“2014蓝皮书”调查统计的“移民赤字”确实有点令人触目惊心。2012年,仅中国对四大移民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永久居留移民人数就达到人,而同年中国的永久居留证发放数量只有1202张,但这已是中国实行绿卡制度以来的最高值。2012年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达到113.69万,而在华留学生仅有32.63万人,真正读学位的只有十几万;2012年,中国在海外的劳务人员为85万人,而在华外国劳务工作人员仅有20多万人;中国只在出境旅游方面享有顺差,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达到7025万人次,而同年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仅有2711.2万人次。

中国“人才移民赤字”、“投资移民赤字”和“留学人才赤字”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巨大。“2014蓝皮书”认为,中国海外移民的潜在人群集中在35岁到55岁的中产阶级,他们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相较其他群体要多,影响力也相对较大。这个群体成员的大量迁出,首先造成的是财富的大量流失。2012年,通过投资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就有6124人。

另外,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二大海外房地产买家。2013年3月底之前的一年里,中国人在美国购房总价值达123亿美元,占当年外国人在美国购房总额的1/8。更令人惊叹的是,这123亿美元的购房款中,有69%为全额现金支付。就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2014蓝皮书”的几天前,胡润研究院在一份最新报告中称,64%的中国百万富翁已移民或正准备带着他们的财富移民。这些超级富豪的资产超过1600万美元,美国是他们最青睐的目的地。

别让中国人才按部就班地为美国贡献青春

中国的“移民赤字”现象已给世界各地带来细微变化,比如,在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国际机场,机场指示牌上只有英文和简体汉字。这座远在南半球的城市呈现出的“中国化”程度令初来者感到惊讶。在市区,街头的中国留学生、商店里操着普通话为顾客服务的华人员工,满眼的中文广告,无不令人感觉又回到中国。在新西兰境内,有多达近百家华人开办的“换汇公司”、“金融公司”和“贷款中介公司”,这些公司表面的业务是方便游客兑换外汇,但其真实的交易则难以排除“洗钱”的可能性。据奥克兰一家主要换汇公司经理介绍,2013年仅通过该公司从中国转往新西兰的资金就在5亿新西兰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左右。

“‘移民赤字’问题导致中国人才和资金的外流美国博士后移民,报告称中国为西方培养人才 “移民赤字”触目惊心,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人才和资金流入的补充。”这是王辉耀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他看来,中国还没有开放“国际人才”移民来中国,也没有开放“国际投资”移民来中国,中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中国大陆走出去的以留学生、对外劳务输出、亲属移民等多种名义与形式的对外移民,通常被称为“新移民”。这一代移民以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为主力军,具有数量大、层次高等特点。据估计,新移民占海外5000万华侨华人的1/5,约为1000万。而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员数量为人(不含港澳台),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移民逆差。中国在美国留学的人数,在2011年为15.7万人,而同年美国在中国留学的人数仅有1.4万人,二者相差十多倍。这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是不成比例的。这也反映出中国对人才移入仍有较高壁垒,相关法律政策还有待完善和提升。

中国向美国的移民现象具有鲜明的人才移民特征,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一大人才流失国。2010年一项美国社区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在美国的移民,新移民、合法移民比例非常高。在接受调查的华人华裔中,有40.8%的是2000年及以后进入美国的,而且中国移民的学历层次较高。有研究预测,到2018年,到美国的技术移民将变为原来的3倍,达到50万人,其中35%-41%以技能为基础。如果不更好地重视本土人才,将会有许多国家为美国培训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劳动力向发达国家的流动依然不会放缓。

旅居美国的金融专家张川曾写有《刷卡(信用帝国亲历记)》,对美国社会有深刻的了解。张川介绍说,美国招揽海外人才有完善的体系,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到外国学生毕业、就业,从申请工作签证到技术移民形成一条龙的筛选过程,把海外人才最优的部分留在美国。一些竞争力不强的海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如不能完成学业,或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做终生教职无望等,这样的海外学子大多只好回流到本国。在这样精心设计的移民体系下,最有竞争力的海外人才被美国移民局挑选,给予永久居留权,最后成为美国公民,而次优的人才分流回国。张川希望,中国在与美国抢夺最精英的人才时,不要招太多那些在美国没法进入实业界和“终生教职”的被美国人才体系淘汰的博士后群体。他认为,因为中国移民和国籍政策的限制,众多在美国公司和高校中最有创造力的中国人才没法回国效力,只能在美国的体系下按部就班地为美国科技和实业贡献青春。

很多海外华人华侨希望国家相关部门用更灵活和务实的态度来吸引他们归来,带回资本技术和最新的科学创新。张川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个国家对待移民和人才的开放态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自信程度。他认为,相比于美国,中国的人才和资本流失现象确实严重,看上去缺乏自信的吸引外来移民的政策与国籍政策和中国目前蒸蒸日上的国力很不相称。

中国应尽快建立移民局

“2014蓝皮书”显示:2013年世界移民人口数量达到2.32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2%,比2010年的2.14亿增加0.18亿。尽管向发达地区流动还是国际移民的大趋势,美国是拥有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但蓝皮书认为,“移民不再是零和博弈”,世界移民回流开始增多,为知识、技术和科技的传播作出了贡献。王辉耀在和《环球时报》记者谈到最新国际移民现状时表示,移民可以让移民输出国和输入国都受益。中国人海外移民不完全是坏事,需要辩证地看,它使人们逐步关注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成为中国反思和自省的动力。移民带走了资金和技术,但也在海外形成中华民族的海外人才库,未来也能为祖国带来更大的效用。所以,中国需要抓住全球化时代给中国带来的人才流动的红利,而不是相反。王辉耀建议,中国应该尽快建立中国的移民局,迎头赶上和缩小全球化时代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移民逆差。

北京大学学者张颐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的“移民赤字”现象未来还会持续,大家不用为此特别着急,要有平常心,“过去中国人是宁可出国刷盘子也要出去,现在则是因为我有钱了才出去”。他举例说,东亚国家竞争激烈,压力大,像韩国,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但同样有相似的“移民赤字”现象。张颐武说,随着中国国力加强,中国的机会更多,这种“比较优势”会吸引更多外国人来中国发展事业。

张川说,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中国目前的人才和资本流失的过程,但有的积极采取改革措施,为人才和资本回流提供条件。比如,印度作为对西方科技和工程业的人才输出国,前几年实行印度海外公民政策,给予在欧美国家的高技术印度裔海外公民资格。这样的印度海外公民,可以自由回印度创业,只是不能参与印度国内的选举政治。这样的政策吸引了印度人才回流,促进了印度IT外包服务业发展。据了解,加拿大每移民一个高端人才到美国等地,他们便从其他发展中国家吸引四个高端人才平衡流失。

具体到中国如何减少“移民赤字”,吸引更多国际人才的问题上,有专家学者建议,应打破国际人才来华壁垒,可以从相关政策上降低国际人才移民中国的门槛,比如:尽快取消限制外国留学生毕业在华工作的政策,开放外国留学生在华工作实习签证,吸引优秀外国人才在华工作,建立中国国际移民体系,如果外国人能够在华找到高精尖行业的工作,准许其长期居留,甚至发放绿卡;对待海外华人和加入外籍的中国留学生,通过开放长期签证,发放侨胞证和开放的国籍政策也可以吸引外流的人才回流中国。让中国变成一个开放的国际大国,人才有进有出,以此平衡国内“移民赤字”,方能促进中国各方面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中国才可以在人才移民的同时通过吸引他国人才来扭转“移民赤字”,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国际人才来中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纪伟 王淼 谷棣)

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待遇,《自然》调查 | 博士后对疫情后的职业前景更乐观了

插图: Lenci

虽然博士后研究员仍感觉自己是学术界的苦力,但他们对疫情后的职业前景更有信心了。

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让 的研究陷入停滞。看着全国性封锁施势在必行,当时还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做博士后的只能丢下一个研究项目,在旅行禁令实施前飞回荷兰。那个时候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待遇,她很担心这会影响她的经费申请,但在疫情后的几年里,的事业反而风生水起。虽然她还没拿到永久教职,但她在阿德莱德大学组建了自己的肿瘤支持治疗学研究团队。她说:“新冠的影响逐渐消散了。”

像这样的人有很多。2020年,《自然》首个全球博士后研究员调查的受访者曾担心COVID-19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309–312; 2020)。80%的人表示,疫情阻碍了他们做实验或收集数据的进度,逾半数(59%)的人认为,疫情出现后比之前更难与同事交流研究了,近2/3(61%)的人认为疫情冲击了他们的事业发展。

根据《自然》今年6月和7月开展的第二次全球博士后调查,这种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如今只有8%(2020年为40%)的受访者(见“《自然》2023博士后调查”)认为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他们最担心的。相比之下,他们的担忧回到了更常见的问题上:经费竞争、行业就业难,或是需要为了工作牺牲个人时间。整体上,55%的人表示对目前的博士后工作感到满意,略低于2020年的60%。这个比例因地区、年龄和专业领域而异。30岁及以下的博士后(64%)比31-40岁的博士后(53%)满意度更高。生物医学博士后——约占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拉低了平均值,只有51%的生物医学博士后表示对工作感到满意。

《自然》2023博士后调查

此文是分析《自然》2023博士后调查结果的第一篇文章。第二篇文章探讨了博士后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使用AI对话机器人。第三篇文章关注博士后在迈入30岁这个面临更多责任和重要人生节点的阶段后的职业前景。

此次调查与伦敦教育研究公司Shift 共同完成,调查在、施普林格·自然数字产品和邮件推广中进行了宣传,有英文、中文和西班牙语版本。调查问卷收到了93个国家的3838人的自愿回复,其中51%的人自称为女性,27%的人来自少数种族或族裔,61%的人在国外工作。完整数据集请前往/。

这次调查的积极趋势不仅是大家关于COVID-19的担忧减弱了,平均加班时间也在下降,13%的人表示他们不再加班(2020年的比例只有9%)。同样地,更多的博士后表示机构在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上的支持度更高了(从2020年的18%升至22%;),工作生活平衡也更好了(从2020年的36%升至42%)。不过,最大的变化是对职业发展感到积极的博士后比例,从2020年的28%升至2023年的41%(见“2023博士后调查结果”)。

不受重视,但还算乐观

整体上,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博士后依然是学术界的苦力:过度工作、酬不抵劳、不稳定的短期合同,还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等。歧视和骚扰的现象自2020年以来并没有好转。1/4的受访者报告曾在当前或之前的岗位上经历过歧视或骚扰,或是两者都经历过。受访者指出,霸凌是最常见的骚扰形式,52%的经历过歧视或骚扰的人都被霸凌过——管理者、导师或首席研究员是最常见的霸凌者。

“根本上,我不认为博士后的经历有明显变化,”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职业与专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说,“我认为疫情所带来的改变是学术界对这种压榨和剥削制度的日渐觉醒和反抗。”

Julia -感到自己比三年前更乐观了。三年前,她是设法与他人保持2米距离的900万伦敦人之一。不仅如此,她还要与孤独感作斗争,担心无法进入她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细菌学实验室。“我认为2020年是很不好的一年,”她说,“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你根本拿不到实验设备,连社交生活都没有。”

如今,她在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后合同还剩一年,她现在最担忧是工作稳定性,不过,她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其他选择,这让她略感安慰。虽然她很想留在学术界,但她周围的很多同事都去了工业界。她说:“我认为大家变得更快乐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以离开学术圈,这并不是一种失败。”

与许多参与《自然》调查的博士后一样,微生物学家Julia -也比2020年的时候更乐观了。来源:Julia –

今年的调查还首次收录了工业界博士后的看法。但这类受访者的占比很小(占总人数的7%),无法与学术界进行平行对比,他们的回答表明,工业界博士后对未来的前景更积极:65%的人说自己很满意,而学术界的满意比例为54%。他们的工资更高(23%的人年收入在8万-11万美元之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待遇,《自然》调查 | 博士后对疫情后的职业前景更乐观了,学术界这一区间的比例为5%),完全不用加班的比例更高(20%相对于12%),存下预期存款的比例更高(29%相对于19%)。他们在工作中的安全感更强(83%相对于74%),更有尊严(65%相对于54%)。

一位受访者在今年早些时候结束了在北美一所大学的博士后工作,选择了一家私人环境组织,她说她对新工作更满意。这位生态学家写道:“最大的变化是我现在的工作有望成为永久的实质性岗位,而且工资和待遇都很不错。”由于不想与之前的大学闹僵,她要求匿名。她说,之前的学术岗位从没给过她这种承诺。此外,她更享受现在的福利,包括免费的健身会员美国top30名校留学,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生活-工作平衡。

小有所得

2020年至今,博士后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已有改善,但整体情况仍很糟糕,尤其是科学界的代表不足群体。

需要接受心理辅导的受访者比例有所下降,从2020年的26%降至今年的21%。认为工作环境有益于保持工作生活平衡的博士后比例略有提升。但除了这些改善外,52%的人表示因为担心心理健康问题而想过离开科研圈。这个比例在以下人群中更高:自称为女性(56%)、在工作所在国属于少数族裔(56%)、有长期健康问题或有残疾(69%)。1/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为工作环境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寻求过治疗。

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科研事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或许带来了数据中看到的一些改善,斯坦福大学乳腺癌研究博士后 说。她在过去三年里发现,关于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讨论明显增加。她说,人们对学术研究会导致精神压力的接受度更高了,这种意识的提升让人们更愿意谈论它。

神经科学家 表示,来自同事和导师的支持决定了她的博士后经历较为美好。来源:Dr Conor

私人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机构 Fund的首席策略官 表示,疫情让机构更关注心理健康了。“机构开始更多地谈论大家的心理健康。”她说,虽然这种趋势之后逐渐减弱,但她还是感到一些首席研究员更愿意与同事交流,确保他们身心健康。这也反映在了《自然》的调查数据中,认为导师有意识告诉自己如何寻求辅导的博士后比例从2020年的25%增加到了2023年的31%。

对于边缘群体来说,一个支持的环境太重要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痴呆症研究所做博后的神经科学家、跨性别女性 说。在这份工作前的两个月刚在法国做完性别确认手术。她说:“我认为,人们不断增强的意识和包容性让我的经历很积极。”虽然她自己在工作中没有经历过骚扰或歧视,但听到世界各地关于骚扰、仇恨和跨性别恐惧政策的故事还是很令她丧气。她说:“我的导师和同事给了我非常重要的支持。”

博士后的身心健康

为保证文章长度和清晰度,以下评论经过编辑,有些翻译成英语。

“成为博士后研究员后,我感到我的心理健康迅速恶化。我的恐慌症连续发作了好几次,还有严重的睡眠问题。我觉得我很难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女性天文学家、行星科学家,中国

“我非常担心我们的环境和气候,这已经影响到了我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我一直在想,在这种情况下投身科研事业,真的值得吗?”——男性生物医学与临床科学家,德国

“我见过研究所负责人叫同事‘中国人1、2、3’,而不是喊名字,我还见过他们对着想讨论问题的博士生大喊大叫,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员置若罔闻,导致这些研究崩溃或选择离开。”——女性农业与食品科学家,奥地利

“我怀揣着对科研的热忱开始做博士后,却在精疲力尽和失望后选择结束这一切。我对此也感到很难过。”——男性生物医学科学家,美国

“我一开始就很清楚,身为女性可以为我打开很多扇门。而生孩子可能意味着学术生涯的尽头。”——女性物理学家,德国

区域差异

除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差异,该调查还揭示了地区差异。来自非洲的博士后最容易对当前岗位感到不满(38%),其次是北美洲和中美洲(34%)。相较之下,58%的欧洲博士后表示他们对当前工作感到满意,澳大利亚的博士后的满意度最高(68%)。

欧洲(70%)和澳大拉西亚(64%)的大部分博士后表示工作安全感是不满意的一个因素,而非洲和南美的博士后则对工作福利感到不满,如医疗保险。此外,虽然中北美的博士后工资属于第一梯队,但他们对工资的满意度却最低(中北美86%的博士后年收入在5万美元或以上,而欧洲的这一比例为44%)。近2/3(62%)的中北美博士后感到不满(工资收入打分123,1分为“极度不满”),而澳大拉西亚博士后的这一比例只有27%,欧洲博士后的比例为38%。

乳腺癌博士后 的工资有一半都用来付加州的房租。来源:Luci

斯坦福大学的乳腺癌研究员 一年前在法国博士毕业后回到了美国。她说:“和我在巴黎的博士收入相比,博士后的工资高多了。但我能负担的却更少了,我觉得自己更穷了。”她说自己博士后工资的一半都付了房租。她说:“只要提高一下美国博士后的收入,应该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北美私人生物医学研究资助机构 Fund的首席策略官 表示,过去,当地的青年研究者都能买房,这让他们更有安全感,能快速成长起来。但加州公司的进驻使青年研究员已无力承担飙升的房价。从2020年10月到2023年9月,根据房地产网站的统计,当地房价从平均22万美元涨到了40万美元以上。

表示,虽然大家在疫情刚开始时担心的大规模裁员并没有发生,但学术界的招人难已然上演,很多实验室都招不到博士后。说:“博士后都被提供6位数薪资的工业界抢走了,学术界的人才正在快速流失。”

仅仅是知道自己在工业界还有机会,就能让大家对学术界的职业前景更有前进,说,疫情后的工作方式和职工的期望值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确信了。你感觉自己没有被困住,外面还有能让生活更好的工作在等待着他们。”

的伴侣已经离开了学术界,去了加拿大温哥华一家半导体公司做研究员,并常常敦促她也去工业界。但她本人并不想放弃获得终身教职的梦想。“我很乐观,”她说,“我会竭尽所能争取到我的第一个学术职位。”

坚定信念

可能需要赌一把。根据《自然》2023年的调查数据,65%的受访者表示想要扎根在学术界,略高于2020年的63%。这个数字很令人担忧,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校友与公司合作主任Paige -说,这表明人们对学术工作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有65%的人能在领域内取得终身教职或长期学术岗位是很不现实的。”她说,大部分数据显示,这个比例大概在20%左右,而且某些学科的比例更低。

尽管知道困难重重,但大部分博士后仍向《自然》表示希望能留在学术界。有些人认为,随着更多的竞争者流向工业界,他们的机会可能更大了。

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做第一个神经科学博士后的 Levy-Myers表示,整个申请过程比他之前以为的更顺利。“我的整体感受是,选择留在学术圈的人比前几年更轻松了,因为很多人都离开了。我担心以后没有足够的博士后,很多研究都无法完成。”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博士后Bruce 也想尝试留在学术界。现在的他比2020年在帝国理工学院读博的他开心多了。他说自己的收入很不错,工作之余也有自己的生活。他说:“你读到的文章都在说大家不愿意做博士后,但一旦你开始做博后,会发现这份工作有很多好的地方。”

其他人发现,通过参与改变博士后在学术界待遇的活动,他们对未来更有信心了。美国等地区的博士后正在发起对低工资和不被认可的抗议。过去一年里,美国多所大学的博士后走上街头罢工,此外,关于成立一个全国博士后工会是否能增加谈判筹码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

斯坦福大学的遗传学博士后Tim 在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一份报告,分析了美国博士后的整体工作条件,尤其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这份报告发现博士后身处职业的灰色地带:既不算学生,又不算职工。

其他人对这份报告的支持让看到了希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地完成,”他说,“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力量。有些事情让我深受启发,给了我走下去的动力。”

原文以 after COVID in 标题发表在2023年10月9日《自然》的职业特写版块上

美国读博士后有工资吗,盘点各国家国外读博士后待遇水平

盘点各国家国外读博士后待遇水平

美国:美国机会更多美国读博士后有工资吗,盘点各国家国外读博士后待遇水平,生活质量更高,生活空间也广。美国的年薪一般是3.0-

6.5 万美金左右英国G5院校留学,刚博士毕业出来的,待遇也就在3 万美元左右,当然在美国各个地方,

不同单位的博士后自然拿钱也不一样,需要看当地的物价水平,我知道有人2000 美元

一个月(德州),也有人8 万美元一年(IBM 公司的博士后)。如果只是做访问

学者,薪水不会超过1.5 万美金,一般在1 万左右。

加拿大:加拿大博士后的年薪一般是2.5-3.5 万加元,一个月1200 加元左右就够

一个普通家庭的开销了,如果没有申请移民美国读博士后有工资吗,博士后的津贴可以免税。但如果申请了

移民,按照税务局的解释,就得向加拿大缴税。

德国:德国的收入在欧洲应该是最高的,在德国, 博士后工资应该在3000 –

3500 EURO(税后, 有老婆孩子). 孩子每个月有约150 EURO 的补助。

1、博士生(,以工科专业为例)很少自费的,资金来源主要分奖学金和

教授(研究所,项目)资助两种。目前国内过来读博士的奖学金生,主要拿DAAD, 艾伯

特,赛得以及阿登纳。这些奖学金通常在国内申请,目前奖学金的金额大约为800-950

欧/月,家属和小孩配读另有费用,通常基金会已经办理医疗保险。教授资助,通常都

是从某个科研项目中支付费用,当然你除了完成博士工作为,还得承担部分科研工作。

根据教授的经费情况和个人条件,通常有3 种资助方式:a, WiHi

( ), 通常要求每周工作19 小时,工资大约为12.5-13

欧/小时,这样一个月大约有1050-1100 欧的毛收入,交各种保险和税收后,净收入大

约为800-850 欧/月;b, 半位(halbe , BAT 11a/2 ),相当于正常工作位置的一

半,现在大部分博士生(包括德国人)都是拿半位的。要求每个月承担工作时间19.5 小

时。每个月的收入有比较复杂的计算公式,于家庭状况年龄等都有关系,毛收入大约

1800 欧/月,净收入大约为1200 欧/月;c, 全位 (eine , BAT 11a),一个完整

的工作位置,每周工作38.75 小时。目前由于经济不是太景气,只有少部分博士生能

得到这样的位置。毛收入3300-3500 欧/月,由于工资高相对税收也就高些,净收入

1700-1900 的样子。

2、博士后,严格的讲德国没有什么专门的博士后位置。但通常来说博士后也分奖

学金和项目(教授)资助两种。目前的博士后奖学金主要有两个,a,鸿宝,奖学金比较

高,不同类别还有些差别,但净收入2000 欧/月,家属和小孩陪读有补贴。目前申请

的难度在增加。b,王宽城博士后奖学金(有王宽城基金会和德国DAAD 联合设立),在

国内申请,资助1 年,每月1200 欧。项目资助的博士后,严格来讲就是工作合同。通

常国内过来的博士,大部分拿3/4 位(3/4 , BAT 11a/75%),净收入大约1500

欧/月。也有少量的博士后,拿半位和全位的。

在德国连续工作纳税五年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再过三年就可以申请入籍

英国:英国剑桥薪水大约税后32000 欧元/年,一般博士后税前应该在

18000~21000 英镑,看经验和年龄。

现在英国是五年申请永居, 再过一年申请入籍

西班牙:大学讲师(博士毕业)月薪大概1200 欧左右。

丹麦:税前大概30000 丹麦克朗一个月,一般博士后可以享受25%的税,税后大

概不到20000,当然等你离开丹麦,还可能退养老金,不过不是很多,税后大概一年3

万左右

比利时:每月2000 欧元左右

法国:这里的博士后一般是2000 欧元左右,具体得看提供奖学金的机构了,一般时

间为一年,不过其实一开始你老大已经帮你申请好了2 年的奖学金。一般来说,税什么

的占你工资的百分之25。如果说是一年后回国,会退还你所交的养老保险。

香港:香港大学的博士后超过40 万港币一年,大概60 万左右,很难也很少

每月3 万多港币如果是大陆的去申请博士后位置,每月能有2.5 万港币已经

是很好了。香港老板经常压大陆申请者的价要看经费由谁出, 一般由学校出钱,

薪金有规定的,对谁都是一个价,但名额很少。如果由教授的研究经费出,他不愿意

请,宁愿请RA,一个 的钱起码可以雇二个RA。香港的大学里大陆人

做RA 的非常多,每月一万多元,一般是作为内地单位公派。香港的RA 就是指

(月薪一万多) 或 高一级的是 (可以拿到

二万多)。 全称是 或 ,月薪

三万多, 又比 高

一般博士刚毕业找的第一份 的工资属於 Grade 1 B ,分为3 档,

看你的老板肯给你哪档了,这是就看出学校和个体的差别了,不过18,000-20,000

之间相差不大。

第二份工作相对应该在 Grade 1 A 。如果你有了第一份工作的基础,CV

很精彩的话,当然起薪就可以相对要求高一些,因为有10 个档这次可就拉开档次了。

另外好象年薪以每年4%递增。

韩国:2,000,000 won (US$ 2,100 ) per month more or less

日本:45 万日元/month 左右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邮箱: liuxu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