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一篇来自公众号索斯留学有关于香港研究生申请,教你准备不踩坑的文章。香港研究生的申请流程以及材料准备,还有它的时间线,相信这几个问题是许多正在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感兴趣的您赶紧往下了解吧。
香港留学硕士申请:
决定前往香港留学前,小伙伴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时间重点,科学规划申请过程,提升录取的成功率,不至于手忙脚乱。以下是香港留学申请时间轴:
4月份:搜集信息,选校定位
提前搜集学校和专业的相关信息,了解学校情况、申请范围、申请要求等信息。并根据个人情况确定目标院校。
5-6月份:准备材料,语言刷分
准备申请文书,包括个人简历和推荐信香港留学申请时间轴,香港研究生申请,教你准备不踩坑!,申请研究型硕士的还需准备研究计划,并联系港校教授。同时准备标准化考试,如雅思/托福,成绩越高越好。在校生也应关注学业成绩,提高GPA。
7-8月份:文书定稿,规划实习
申请文书定稿,包括个人陈述、个人简历,以及推荐信。利用暑假时间找机会多参与实习等实践活动,丰富个人履历。
9-10月份:材料整合,信息上传
一般9-10月各个学校会逐渐开放网申平台,应提前整合梳理好申请材料,在网申开放后,尽早填写信息并上传提交。
11-12月份:跟进申请状态,补充材料
及时跟进申请状态,以防信息错漏,若材料有更新,还应及时补充递交。部分学校和专业还有面试要求,应做好面试准备。
次年1-3月份:确定offer
学校offer陆续发放,确定录取offer,答复学校并缴纳留位费。若申请结果不理想,应尽快补申。
次年4-5月份:收到offer,回复学校
确定就读院校和专业,并缴交留位费。
次年6-7月份:准备签证及入学相关事宜
整理签证材料并提交申请。同时可以开始物色住处,进行租房准备。
次年8-9月份:临行准备QS100名校留学,开启留学之旅
想要申请香港研究生的小伙伴们大家可以参考以上时间线还有材料内容区域进行准备。但香港研究生的申报难度系数超级高还有他极低的录取率给了不少同学们深刻的打击。如果同学们在某一方面有所偏差,或者是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把握获取到香港硕士的offer,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寻求留学中介机构的帮助。他们会根据我们自身的条件以及要求去制定合适的升学方案,再加上他们手中有足够资源关系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获取到新医院校的offer。并不是所有同学都适合走路去这一途径,他对我们自身也是需要一定的要求,担保录取是一条可以改变我们人生发展方向的有效捷径!
如果大家对香港研究生申请香港留学申请时间轴,教你准备不踩坑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私信索斯留学小编咨询!
香港留学 银行卡,去德国带什么银行卡:留学生如何准备德国留学经费?
摘要:在留学德国前,准备留学经费已经成为了很多留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焦点。这篇文章从银行卡种类、银行卡使用、银行卡充值和留学经费准备四个角度来为大家解答该问题,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准备德国留学经费。正文:角度一:去德国带什么银行卡?对于准备去德国留学的同学们来说,选择好银行卡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般而言,去德国留学需要的银行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发行的信用卡,另一种是德国当地的银行卡,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两种银行卡的使用情况。1.国内发行的信用卡在德国QS100名校留学,国内发行的信用卡可能并不通用,因为德国大部分商家不支持使用信用卡,而是倾向于使用电子银行转账、Debit卡和现金进行支付。所以,如果计划使用信用卡就必须事先联系信用卡发卡行进行开通,以确保在德国可以正常使用信用卡。2.德国当地的银行卡德国当地的银行卡主要分为三种:Debit卡、卡和EC-Karte卡。其中,Debit卡同意与国内银行卡非常类似,用于在德国各大商场和超市刷卡购物,或用于取款;卡则主要用于网购、旅游和机票等高消费场景;EC-Karte卡多数是德国银行的储蓄卡,没有信用额度,不支持在境外使用。角度二:银行卡使用注意事项在德国使用银行卡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 尽量使用Debit卡,因为在德国大部分商家只支持Debit卡和现金支付。
如果使用卡,可能会面临无法正常支付的情况。2. 切勿在公开场合使用银行卡输入密码,尽量选择带有刷卡头的自动售货机或者Pos机进行支付。这样可以保证支付的安全性。3. 避免使用“借记-贷记”转换功能,因为这样会带来额外的手续费。角度三:银行卡充值在德国留学,就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现金,因此在留学前提前进行资金准备,并及时充值余额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资金充值。1. 在开户银行充值留学生通常会使用学校开户和当地银行开户两种方式进行留学资金管理,在开户时就可以办理银行卡。为了便捷起见,留学生在国内充值时可以选择直接联系开户银行和发送国际汇款进行充值。而在德国,我们可以参考学校提供的开户信息,到当地银行柜台或者银行自助终端机上完成充值操作。2. 在德国ATM机充值使用ATM机进行充值是很方便的一种方式。留学生可以使用外国银行卡在德国的ATM机上进行充值;或者,使用父母或者亲友的德国当地卡在ATM机上完成资金转账。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ATM机具备不同系统而导致操作不同。角度四:留学经费准备留学生在德国生活的每一步都需要花钱,因此留学经费的储备和管理也是必须的。
以目前德国留学的费用标准为例,一个月的生活费用至少需要1200欧元香港留学 银行卡,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开支,一个学年的留学费用至少在1.2-1.5万元人民币,甚至还有更高的情况。对于留学生来说,如何合理规划留学经费也是很重要的,在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有以下两种方法来进行留学经费的合理规划。1.前期尽量控制留学费用选择留学地点、留学学校、留学时期以及住宿方式等,这些都是决定留学费用的重要因素。在留学前,制定一个详细的留学计划,尽量规避那些不必要的消费,以便更好地控制留学费用。2. 尽量提前准备留学经费提前准备留学经费是很重要的一步。在留学前香港留学 银行卡,去德国带什么银行卡:留学生如何准备德国留学经费?,留学生可以选择学校提供的奖学金、补贴、助学贷款等途径进行申请,也可以申请国家开放的留学资助奖学金等。此外,留学生还可以选择亲友借款、银行贷款、或者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些金融产品进行资金准备。总结:去德国留学前,留学生需要对留学经费进行详细的合理规划和准备,其中决定去德国留学所需银行卡种类、银行卡使用方式、充值方式以及提前准备留学经费等都是必须掌握的细节问题。在留学期间,留学生需要时刻关注留学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以便更好地经受留学期间各种开销的挑战。
香港浸会大学申请费用,香港人鸡娃,比海淀妈还野
好多朋友看到我办了香港身份后,都来咨询我,也想办。
目的很简单:逃离内卷,找个升学舒适点的地方。
每次遇到这样的朋友,我都会真心告诉她,想要在走一条升学稍微舒适的道路,无论在哪里,只有一条路:成绩是王道。
只有打好学习基础,才谈得上后续的路径选择。
如果认为去香港就能避开内卷,那就真的是too young,too 了。
先看两张图片。
是不是异曲同工?
左右两边分别是大陆某培训机构和香港入学面试班的广告。
两地用同样的手法,挑动着家长的焦虑。
要说“鸡娃”,香港家长狠起来,海淀妈妈都要甘拜下风。
原因在于香港过早分流的教育体制。
01.
鸡娃流水线起点
在香港,不愿意孩子输给他人、要求孩子无间断参加兴趣班、非名校不上的父母,被称为“怪兽家长”。
其实,就是内地所说的虎爸虎妈。
香港怪兽家长认为,子女的人生成败,取决于读哪间小学开始。
香港不少名校采用“一条龙”的升学制度。
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龙校”:小学毕业后直升中学,不用再派位。
小一升学,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
大家都不想被动地等政府小一派位大抽奖,因为心仪名校的入学名额少,前三位派位成功率只有不到50%。很多人都去考私立和直资学校。
考小学,其实是K2(幼儿园中班)学期末就开始考。
K2时孩子只有4岁,战场转移到幼童阶段。
上心仪中小学的附属幼稚园,则可以少走弯路。
于是,孩子一确定预产期,就四处奔波去幼儿园报名,6个月开始学英文和各种play group。
1岁半开始面试幼儿园,2岁入读宝宝学前班,报名校幼稚园的胜算大得多。
有些竞争大的幼儿园只收“1月宝宝”。
因为1月出生的孩子,比9月以后出生的孩子大了大半岁甚至1岁,面试表现自然好。
所以,有家长算好日子怀孕,希望孩子1月出生,这就是所谓的“卷在起跑线”。
为了证明自己,香港儿童上的兴趣班越来越多,证书越来越厚。
香港浸会大学调查发现,香港儿童每周参加3.5个兴趣班,最多11个。
连陈慧琳这样的明星家长也不例外。
有些家长为孩子报读两间幼儿园,上午读国际班,学英语和普通话,下午上的幼儿园学广东话,刚好两文三语。
上两间幼儿园,学足6个钟。
这与上全日班不同,全日班下午只是睡觉,不学习。
整件事就变得很疯狂。
进了dream 固然开心,假如没被录取,也未必是孩子或家长能力不行。
其实,香港学位充足,甚至过剩,杀校新闻屡见报端。
小朋友一定会有学上,第二关考验—呈分试在五年后等着他。
02.
分流在小升初
部分内地家长认为,中考分流太早。
初中阶段的孩子还很贪玩,没开始认真学习,就被分流到了职校,对一些高中发力的孩子是不公平的,会埋没优秀的学生。
香港没有中考,香港学生从小升初开始分流。
而决定小升初成绩的,正是香港呈分试。
呈分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能不能够入Band1中学。
香港升中考试由2个考试成绩来决定,一个是中一入学前香港学科测试,另一个便是呈分试。
升中呈分试总共有3次,分别为:
· 小五下学期(5-6月)
· 小六上学期(11-12月)
· 小六下学期(2-3月)
这三次考试的总成绩排名将会决定派位组别,排名越高,进入Band1名校的机会就越高。
呈分试的科目主要是6科:中文、英文、数学、常识、音乐、视艺。
换算统计总分后,教育局用这个综合分数把全部学生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名次香港浸会大学申请费用,香港人鸡娃,比海淀妈还野,把学生平均分为三个“派位组别”,即:
Band1:名次排头33.3%;
Band2:名次排头33.3%;
Band3:名次排头33.3%;
Band1学生将优先被教育局分到Band1中学,享受香港顶尖教育资源,全英文授课。
如果没有进入Band1中学,进入港三大的希望就渺茫了。
香港中学学位分配方法分为:“自行分配学位”和“统一派位”两个阶段。
由于“自行派位”的申请日期一般是在1月初,因此可参考的成绩只有第一次和第二次呈分试成绩。
也就是说,想在“自行分配学位” 阶段获得心仪学校的录取,第一和第二次的呈分试成绩尤为重要。
内地孩子在拼奥数、拼小升初的时候,香港孩子在备考呈分试。
即使小升初择校失败,内地孩子还有在中考逆风翻盘的机会。
香港中学实行六年一贯制,香港孩子只能在DSE背水一战。
03.
香港高考确实比内地容易
DSE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ong Kong of ),俗称“香港高考”。
DSE考生基本需要修读6到7科,分别是四科必修加二至三科选修。
必修科目与内地高考类似,理科知识点的重合度达70%,综合难度低于国内高考,约为学业水平考试难度。
但是,DSE英语要求最低拿3分,相当于雅思6-6.5分的水平,远高于内地英语高考的要求。
DSE1年考1次QS200名校留学,成绩2年有效,可合并成绩。考试时间为3月底至5月初,考试时间长达1.5月。
很多内地省份985大学录取率不超过2%,香港孩子通过DES进入港三大(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比例在20%左右。
港三大的国际排名都在全球前100名内,对标的大学是内地C9。
香港孩子进入港八大比例在40%左右。
从这些数据明显可以看出,香港孩子考大学的压力远低于内地孩子。
比起内地孩子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香港孩子是在走八车道。
可即便如此,香港父母和孩子也没有躺平,补习文化盛行。
04.
香港补习文化
香港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听得人不寒而栗:
香港家长最害怕的不是孩子去援交,去吸毒,而是孩子有空闲。
内地有学XX,新XX,香港则有现代教育和补习天王。
在香港街头,无意间就会看到巨型的补习班广告牌。
香港各式各样的补习机构加起来有近千家,课余时间,学生们背着书包在大街小巷里的补习班穿梭。
很多香港孩子从三岁开始,就没有空闲时间了。
2015年时,有补习机构邀请年仅28岁,有 ” 补习天王 ” 之称的林溢欣加盟。
有人测算,以林溢欣的生源量,这份合同每年能为他带来8500万港元(约合7700多万人民币)的收入。
补习老师赚钱快且多,是香港人公认的事实。
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学生就需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和考试,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补习成为一种习惯,少则一科,多则数科。
一位小孩平均一个月数千港元的补习费成了家庭的固定支出,一连数年,直到孩子考上大学那天才能松一口气。
据估计,香港学生一年交的补习费就超过20亿港元,要知道,全港未成年人也就110万左右。
这些天价补习的背后,往往是承担天价育儿费的父母在负重前行。
05.
天价育儿费
被誉为“风之后”的香港首个奥运冠军得主李丽珊,曾在2006年为香港恒生银行拍摄广告,她在广告台词中说:在香港养大一个孩子要400万港币。
2022年,恒生银行时隔16年再次请李丽珊拍广告,这回的台词中的开支涨到了“600万港币”。
香港智经研究中心曾经计算过在香港“穷养”和“富养”孩子的支出差别。
从幼稚园到大学、从穿衣、交通、看病、产检等等方面做出对比后发现,“穷养”的孩子需要142万港币,“富养”的孩子要1,350万港币!
除了上表列出的各项常规费用之外,香港一些国际学校家长还要支出一个内地家长闻所未闻的项目——债券。
香港不少国际学校都要求购买提名权或债券,以换取入学面试的优先权。
家长为了给子女争取多一个机会,会考虑购买学校发行的天价债券。
这个债券就是家长所持有的学校无息贷款,购买金额动辄几十万,甚至有些高达上千万。
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有些学校可以申请退还债券,有些学校则不退还债券,只能在二手市场转让,即转让给其他想购买债券的父母。
既然是“二手交易”,价格就会有涨有跌。家长不仅损失了利息,还要承担价格波动风险。
最惨的是学校关门,债券变废纸。
06.
人生永远没有最优解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在前几天公布的《年度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
中国香港的生育率只有0.8,位居全球末尾,换句话说就是香港每名女性只生育0.8个孩子。
其中,鸡娃的压力巨大,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
大多数申请香港身份的人都是为了孩子,冲着香港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来。
由于香港独特的教育制度,造成了香港的内卷提前到幼升小和小升初。
相比而言,香港的高考比内地舒适一些,原因在于很多普通孩子早就在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分流中,失去了竞争力。
如果内地的孩子成绩好香港浸会大学申请费用,能在香港高考前获得身份,那么选择在香港升大学,肯定会比较舒适。
但这样的条件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具有。
而那些在香港读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要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坚持到最后,那是非常艰辛的。
香港教育下限更高,孩子可以享受十五年的免费教育,在现行政策下,有参加港澳台华侨联考、DSE及申请国外学校等不同选择。
但在任何一个地方,追逐优质的教育资源,都要参与激烈的竞争。
北上广深如此,香港亦然。
家庭是否有条件获得香港身份,是否愿意花时间规划并付出精力金钱成本,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实力与香港学生PK,这都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考量。
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未来的路,还得靠父母和孩子自己走出来。
这中间会有许多随机性,很难说人生的哪个选择是完全正确、不会后悔的。
人生永远没有最优解。
本文系授权 发 布 , 作者:Dr小鱼,两个孩子的妈妈,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百万爆文写作者,写有多篇10万+网文,湾区高影响力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