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清晨,
天亮的很早,
外面阳光明媚,
教室里的空调却异常凉爽。
1、留学记忆
最近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出国留学,有人说现在选择出国留学,既出不了国美国藤校留学,感觉读了一个“假大学”,很多国外大学都不受国家教育部认证,最后回国认证更是麻烦……看到这些言论,作为一名泰国留学生,我深感困惑和不解,今天我想把我的故事分享出来~期望我的那些经历和见闻,能给一些想要留学又犹豫不决的小伙伴一些参考。
2、故事的开端
当我收拾起去泰国的行囊,意味着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全新的旅程。告别父母和亲朋好友,内心不免忐忑和不安的。经历了不长不短的几个小时的旅程,当踏入泰国境内,看到周围完全陌生的环境,看到了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泰国人,心中不禁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但到了机场,除了带队老师外,还有大学里专门安排的接机队伍,他们对我们新生都照顾得很好,这对第一次出国的人来说,真的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当我来到了宿舍,来到了学校,看到了我要生活四年的地方的时候,莫名地感到兴奋和期待。我的舍友也是来自国内的,我们很合得来,彼此成为了好朋友。
在和爸妈视频聊天的时候,我和他们谈起了在泰国的生活,从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熟悉,还有交到的好朋友。
视频中的爸爸和我说:“你不知道小伙伴们有多羡慕你能出国留学呢!
妈妈说,泰国的水果美食都很多,多吃点,泰国更是旅游城市,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空和同学出去玩玩。
3、我的学习和校园生活
承载着家人的思念与期待,我奋斗在格乐大学的课堂上。学习上,我们是全中文授课,完全不用担心会听不懂,这样的方式也让我们最大限度的理解知识点,只要好好上课,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和最后的毕业论文,一定可以顺利毕业!而2020年因疫情原因泰国留学回来,【学生篇】我为什么选择泰国留学?读一所正规的大学并没有这么难!,我们没能在真实的课堂中继续上课,但线上教学软件帮助了我们恢复课堂教学,通过屏幕,我们本学期的课程顺利进行,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保证了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
我在泰国格乐大学的老师们,也跟进了潮流,担心我们不习惯线上学习方式,采用轻松幽默的教学风格帮助了我们更好的吸收知识,同时也为我在泰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与此同时,跟我一样, 很多刚进校园的新生都会很震惊,为什么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泰国学生中文如此流利,连学校附近饭店的阿叔阿婶都会中文,竟然能熟练的用汉语问你要不要辣椒,多少钱。
而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精通中英泰三语的。有来自北大的博士教授,有英国博士留学的院长,也有美国拿了很多硕士学位回来的老师。这些所见所知,每时每刻都在刺激你去学习钻研新的事物。
同时大学里校园活动也丰富多彩。刚开学不久后学校便举办了中秋晚会,热爱舞台的我当然想要通过这次的机会来展示更好的自己,组织人员、创作节目,彩排,都让我成长了很多,终于到了中秋晚会,我们小组准备了的节目《中秋航班》顺利上演,并获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除了中秋晚会,校园里的活动我都积极参与,元旦节我们大家一起包饺子,过新年;春节举办了春联征集,我也和舍友一起脑洞大开,也创作了一幅春联参赛;2021年大学举办了网络春晚,来自中泰两国的优秀学子纷纷展现才艺,好不热闹……
4、这里的美食与交通
我来泰国后,渐渐的喜欢上这个自由美丽的国家。闲暇之余去过泰国很多地方旅游,美丽的海滩,碧蓝的大海泰国留学回来,到处都有的711便利店,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的泰国朋友,以及总是给我带来惊喜的泰餐。最让我惊喜的是,学校附近有很多中国的餐馆,所以不用担心吃不惯泰餐,这里物价不高,选择很多,相信你一定会像我一样,种类多到不知道该吃什么而烦恼了~
我的学校距离市中心非常近,而且学校门口就有轻轨站,交通非常便利。疫情期间,格乐大学也积极改善校园设施,图书馆是崭新的、体育场是崭新的、宿舍明亮又干净。每天课余时间,有很多泰国学生和中国留学生在图书馆学习,学习氛围非常好。
5、我的感悟
在泰国留学的这几年,我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去泰国留学?”其实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我想首先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全面做出的选择,才是最符合、最合适的。并不是只有去英美澳加才是留学,现如今中国-东盟关系稳定,经济、贸易等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巨大,这些都让这个东南亚国家——泰国,成为了热门的留学目的地。我的很多同学都打算利用在泰国留学的这段经历,找到一份外企的工作,这里适宜人们居住、学习、工作的薪资水平也不低。
在泰国格乐大学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我一直在改变。非常感谢在格乐大学学到的一切,不仅仅是知识、我的学历文凭,更是锻炼了一个更加自信、懂事、打开了眼界的自己!
跟随这么多优秀的老师,是他们的言传身教,让我坚信,即使最开始也许好像处处都是困难,似乎走进来死胡同,但转角也能遇见不同的风景,走出国门,也让世界认识了我!
走在校园,感觉一切都充满着希望和活力。
期待疫情早日散去,
如果有能来到我的校园里,
一定要来看看格乐博士的雕像,
一定要去新的篮球场打打篮球,
体验智慧校园的便捷、和泰籍学生交流
……
而我就在格乐大学,
等待与你相遇。
女生去泰国留学安全吗,如何泰国留学期间的个人安全
如何泰国留学期间的个人安全?现在留学生出事的新闻一波接一波,这让人不得不担心自己出国留学的安全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泰国留学期间的个人安全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19年2月9日,泰国警方称,一名孔敬大学的我国女大学生于周日(9日)早上被发现死于孔敬府市区的一栋大学生公寓楼宿舍内。法医经检查发现,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房间也没有被抢劫,且没有发现武器,只发现了几包化妆品和部分美容药品。具体死因尚未明确,警方正在展开调查。
留学生安全事件不是近年才有,早在2014年就曾发生过留学生不明原因死亡的案例。2014年7月30日,我国女留学生黄琦嘉尸体于一下水道内被发现,事发后数个小时,远在云南的父母才得到女儿去世的消息。
泰国是个“微笑国度”,泰国人民也普遍都友好热情,但是安全问题是每个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都较担心的问题之一。每个地方都可能会有好的和不好的事情发生,作为去泰国留学的我国留学生生,其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了我国,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护好自身安全呢?
关于安全这个问题,小编通过自身经验和大量阅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总结:
一、意识形态方面:
(一)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熟记报警电话,不轻信任何人的*。
(二)结伴外出,随时与家人或信得过的朋友*持联系,告知自己的行踪,尽量不要去自己不熟悉的地方。
(三)对于陌生人的搭讪或不懂的方言或手势,不要轻易做回应。
(四)每到一个国家,尽快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简单的法律常识,避开有可能发生危险的行为。
(五)不要参与泰国的政治活动,不对泰国政治发表看法,也不要诋毁皇室,因为泰国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诋毁皇室成员,否则面临2到15年的监禁。
二、住宿方面:
(一)尽可能住在宿舍,如果需要留宿校外,也不要贪图小便宜或轻信他人去闲杂人等集中的地方,去交通便捷,主干道沿线地方居住。
(二)独自留在宿舍的时候,陌生人敲门不要轻易打开。若为陌生人或自称修理电话…等,即便有约在先,都应该要求来者提出识别证(ID),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门。
(三)常备的安全工具要简单、易操作,如防狼喷雾等等。不要准备自己不擅操作的武器,以防成为对方的凶器。
(四)若遇推销员,可婉拒。
(五)勿因来者为女性而减少戒心。
三、交通方面:
(一)初到泰国,应及早熟悉经常需要出入的场所及其周围环境,并避免涉及不安全地。若初次前往某地,应事先了解或向朋友请教该地状况为宜。
(二)外出自己开车的话,尽可能把车停在正规停车场或人口密集的区域,避开阴暗小角落或人口稀少的地方,锁好门窗,尽量不要随身携带贵重物品。
(三)坐出租车或者搭乘地铁等工具,尽可能一上车就把所乘的班次或者车牌号告诉朋友或者家人。这样,万一出现失联,也有了明确的搜救方向。
(四) 刚去泰国留学,减少夜间户外逗留时间,尽量早点到家
(五)出门在外结伴而行,少走偏僻的小巷胡同等地方
(六)个人出行时要记得告诉朋友你去哪,大概几点回家,临走时嘱咐几句。
(七)平时出门较好不要在路上玩手机,贵重物品放在书包,将书包背在身前时刻查看,口袋里不要放任何有价值的物品。在外应穿着朴素,手表、首饰等不要外露。
(八)在外应穿着朴素,手表、首饰等不要外露。
(九)门前检查好电器,杜绝安全隐患。
(十)外出时不要携带大量现金,不要露财,尽量使用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卡等支付手段,如遇危险,尽量弃财*命。
(十一)公交出行注意安全
奔赴泰国留学国家之前,要提前了解该国的基本交通规则。在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了解 泰国的基本交通规则,在过马路时,一定要小心,在泰国,交通靠左行。因为不熟悉泰国交通法规而出现交通事故的现象屡有发生。
等公交车的时候不要去偏僻的站点;上车时不要打开钱包,事先把零钱或者交通卡拿在手里。晚间等车时应该呆在照明充足的地方并且不要落单。
乘车时尽量往前坐或者站立,尤其夜晚乘车应避免坐后排;如果遇到骚扰,立刻换座位并且 告诉司机;如果有人对你推搡或者挤压时*检查自己的钱包是否还在;遇见醉酒者或者可疑人员QS100名校留学, 尽量避开或者及早下车换乘。
(十二)了解当地法律法规牢记所在国报警电话
在出国前,要对留学目的国的基本法律制度及司法处理程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应当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牢记所在国的报警电话,人身安全及个人合法财产受到威胁或损失时应当及时寻求警方的援助。泰国报警电话: 。我国驻泰国使馆领事*护电话: (24小时值班手机),(工作日9:0017:00)。
到达留学目的国后,留学生一定要到当地的我国使馆备案,填写个人以及国内外联系人的详细信息,无论是当地发生战争或灾难事件,还是其他突发事件,都能及时得到*护。
四、社交方面:
(一)不要向朋友透露太多关于个人财产、隐私的问题。交友要谨慎女生去泰国留学安全吗,尽可能少而精。不要轻信别人。很多时候,坑自己的女生去泰国留学安全吗,如何泰国留学期间的个人安全,不是外国人,是国人。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刀的案例有很多。
(二)外出参加无论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活动时,切忌饮酒误事。说不该说的话,轻信了不该信的人,酒后出事的例子比比皆是。不酗酒、抽烟、赌博等。
(三)尽量少参与不必要的社交活动。
(四)重要资料比如说护照,银行卡等要备份,万一丢了,立刻挂失补办。重要资料不要放在钱包里。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泰国留学期间的个人安全的相关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的泰国留学安全有所帮助!较后,小编预祝各位考生早日完成留学学业!
泰国留学个人安全
泰国留学ppt,两年10W 不提供校内住宿的复旦新闻,真的值得读吗?
今天这篇推送来谈一谈
我在复旦新闻学院读研两个月的感受
陈建云老师曾在新闻学院的迎新典礼上对我们说:“别看复旦的校门不高,门槛还是很高的。”
复旦大学的校门
现在想来这句话还是深有感触。
这是只有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复旦备考的人
才能体会到的深意。
最近有很多备考复旦的学弟学妹以及去年的研友找我聊天,他们说自己现在真的很焦虑,看不到未来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对复旦的坚守是否值得。
“复旦真的值得吗?”
这也是我读研这两个月反复问自己的问题
在复旦新闻学院读书的这段时间,我和我身边的同学经常抱怨生活。
抱怨自己总有看不完的书和做不完的pre,抱怨自己太菜而同学太强,抱怨学费贵到心碎 爱久让人流泪 租房让人劳累,抱怨旦苑的饭菜太难吃,抱怨想选的导师却被别人抢先抱了大腿,抱怨想蹭的讲座却没座位……
隔三岔五厌学,三天两头自闭。
我有那么一瞬间似乎快要忘记了去年为了挤进复旦而拼命的自己。
但是回头想想,复旦的生活又是那么美好,努力又是那么值得。
在这里,你想做咸鱼也会被大家推着向前走,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你能看到曾经在教科书中仰望的大佬,听他们讲课,和他们有 eye 。
你能听到最前沿的讲座,接触业界大咖,了解你所有感兴趣的知识。
校园里随处可见外国留学生,你甚至还能和他们成为同学&朋友。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只有你想不到的美国top30名校留学,没有复旦学子做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天你都能感受到作为复旦人的自豪。
复旦,真的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在复旦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想你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了。
那我就用11个关键词来谈谈开学两个月,我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读研的感受吧。
11
自由而无用
哪怕你不知道复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一定听过这句有名的民间校训——“做一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力奋老师说,这句话最早是由新闻学院的一位教授提出来的,后来在校园里广为流传。
复旦大学的光华楼
如何去理解“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
在我看来,“自由”不是散漫,也不是无拘无束。而是老师不用规矩束缚学生的思想,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立人格。
“无用”并不是真的碌碌无为,一无是处。而是看清功利的世界后,仍然保持着一颗纯粹而沉静的心。
最后,要做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
在复旦,无论是任课老师还是个人导师,他们只负责帮助我们指点方向,不会束缚我们的思想和个性发展。
在课上,老师能非常大方而自然地讲出那些曾让我们觉得”难以启齿“或者”敏感“的话题。比如营销课上,老师会以”杜蕾斯“为例给我们讲广告策略;对于”同性恋“,老师也从不避讳,并保持尊重;老师甚至还会给我们开设讲座,专门讲易烊千玺以及肖战王一博CP。
图片盗于班里同学的微博
我们学习的知识终于不再被书本里的条条框框所限制(研究生课程没有课本),教授们会用渊博的知识为我们打开新闻专业的另一扇大门。
(当然,水课也不少,为了保命,我就不多说了)
11
静静的水 深深地流
朱大哥(朱春阳老师)在课上多次强调做人要谦虚。他说复旦的校风是“静静的水,深深地流“。复旦人和复旦的校风一样,低调而内敛。
来到复旦之后,我首先学会的就是拿掉光环,保持谦卑;不炫耀自己,不随意出头。
准备小组pre(一不小心翻了个白眼)
因为复旦真的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哪怕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同学,都有你意想不到的过人之处。更不要说那些大佬,做个pre都能碾压我们普通人好几条街。
班里不乏从全国各大知名高校保研的同学,和复旦本科直升的大佬。跨专业的也不在少数,还有本科学自动化的女孩纸。学校里有不少留学生,让我觉得自己在读国际学校。他们有的一边创业一边读研,甚至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他们有的是技术流,做ppt动画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有的是学术派,思想深刻总能给我们很多启发。(还有两者兼得的……)
而我也确实没有理由不谦虚。
11
peer
去年备考的时候,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每日的快乐源泉。虽然我现在已经把讲的单词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是这个peer 却一直深入我心。
读研之后,我才真真正正理解了什么叫做peer 。
考研的辛苦的确是在为读研做准备泰国留学ppt,因为读研的压力真的不小。
这种压力一来自老师。二来自同学。
老师给的压力在于繁重的作业和必读书目。
开学以来我直观的感受就是,作业从来没有写完这一说。8门课的作业轮番上阵,如排山倒海之势想要把我拍在沙滩上。静下心来读读书,有时候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10月16日给自己列的未来1-2周任务清单
最近我和我小组的同学正在为朱大哥《传媒产业发展》这门课的pre做准备,为了做好这个pre,我们这一两周茶不思饭不想(这是不可能的)已经看了三四十篇论文,其中还包括一篇140页的博士论文和几篇几十页的硕士论文,甚至还试图看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显然这种努力失败了,我根本看不懂)小组讨论到凌晨……
如果说老师给的压力是有形的,那么同学给的压力就是无形的。虽然老师对每项作业的完成程度没有一个量化指标,但班里多数同学们做到得不仅仅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
如果说我一开始也有过“作业水一水就过去了”的想法,那么现在的我只能说:呵,真香。
身边的人都比自己优秀,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了。
11
读研之前我一直期望复旦会带给我和本科不一样的教育方式,所有的老师都和陈果一样,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我会接触到学界的大佬,他们能够“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会和业界大咖交流,获得最前沿的新闻动态。
事实上,在复旦读研也没有那么理想化。
学术大佬可能并不擅长讲课,他们只负责帮助学生指点方向,剩下的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
于是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种现象级的授课方式——小组Pre(),甚至班里经常有同学自嘲是“小组关系学院‘pre’专业“的学生。
来自班里某位大佬的朋友圈
啥是Pre?我有一位在北师大读研的朋友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进行科普。文章写得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真实反应了当代研究生的学习现状。
我们的Pre多到什么程度?几乎每门课都有,甚至有一门课一学期还要做四个pre。虽然一个pre由小组四五名成员一起完成,平均到一个人的pre时长只有大约5min,但是每个人都至少要花费一周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进行整合,做成ppt,背讲稿,心理建设,上台表演(真的可能是去演播室表演pre哦)……
在演播室做新闻实务的pre
我们有时候也会抱怨Pre,觉得它形式大于内容,收获并不多。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承认pre确实让我们成长。它让我们变得更加善于表达、让我们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更加擅长做ppt……
但是它对于开拓我们的知识领域、培育我们的创新思维,却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11
读研也能交到知心朋友
读大学之前,身边人都告诉我,初高中时期才存在纯粹的友谊,大学的朋友都是泛泛之交。
读大学之后,我仍然将这种观念带入了研究生生活,却发现自己 wrong.
开学两个月,我却交到了许多一拍即合的朋友,甚至还和她们规划着以后在上海的生活。
和舍友的合照
只要你主动打开心扉,就会发现,研究生的同学们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冷漠。她们并不是沉迷于学术不可自拔的书呆子,也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一个个鲜活而有魅力的女孩。
(我们专业的男生过于稀有,在这里先忽略)
11
主动争取机会
读研后才发现,所有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
首先要积极主动去社交,不要等社交来找你。
想和哪位plmm交朋友,就要主动去。(希望你们能看懂我的工地英语)
然后你就会发现
其实表面看起来冷冰冰的酷女孩,其实也有一颗火热的心。
刚开学的时候,我为了给自己少添麻烦,没有竞选班委,也很少参与学院的活动,甚至在学院都没有认识的学长学姐。
这渐渐让我产生了脱离群体的感觉。后来我才做出改变,主动去参加一些学院活动,主动去认识一些新同学。
图片来自同学
而且新闻学院和主校区是分开的,虽然只隔了一条马路,但总让我们产生一种在复旦“借读”的错觉。如果我们不主动社交,很难认识其他学院的同学。
读研要耐得住坐冷板凳,但也不能闭门造车。我们交际圈的大小的确决定着我们的眼界。
如果只和同寝室的舍友进行比较,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和更优秀的人差距在哪里。
其次要积极主动联系导师,和老师多交流。
复旦新传专硕是双导师制,一名学界导师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一名业界导师指导我们第二年的实习工作。学界导师的选择是在开学后的10月份。
但是如果10月份才联系,就真的晚了。
经过选导师这场“大劫”,我才明白“主动“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作为典型的金牛座,我是一个非常佛系且被动的人。
不擅长为自己争取机会,最后只能可惜地看着机会从手中溜走。
当我们宿舍四人九月底开始筹备选导师,并且不紧不慢地看心仪导师的论文时,才发现身边已经有不少同学一开学就联系好了导师。
当然,经过选导师我才发现,每位复旦老师的研究虽然有着不同的细分领域,但是她们每个人的研究范围并没有官网上写得那么狭窄。并且,选择“大佬“或者资历稍浅的老师,各有各的优点,不需要太过于纠结。
11
学会生活
读研虽然有看不完的书和做不完的Pre,但是在读研期间如果我们只学会了如何学习,而没有学会如何生活,其实是失败的。
学习虽然是研究生的主业,但毕竟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我们生命中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去学习和探索。
从大理回来以后,我经常去思考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我们拼命想要考进复旦,其实不就是想让自己活得比以前更幸福一些吗?
谈到“幸福”这个话题,我想到了“幸福阈值”这个概念,它源于前段时间我看到的一篇文章。
文章里说:“这个世界上每个人获得快乐的条件不一样,他们的幸福阈值也不同。”
大学的我,幸福阈值很高,总想去证明自己是最厉害的。只有爬到“食物链“的最顶端,我才会觉得幸福。
但是现在的我,幸福阈值很低。晚课后和舍友散步回家是幸福,旦苑食堂的阿姨多给了我一勺菜是幸福,每周去正大体育馆打一次羽毛球是幸福,每周五晚和静静一起去叶耀珍楼跳是幸福,和朋友去五角场看电影是幸福,周末和舍友在家一起做好吃的饭菜也是幸福……
周五晚上和静静一起跳
周末和舍友在家做饭
如果读书让我们失去自我也失去了生活,那读书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11
人文气息
一所大学的灵魂来自她的历史底蕴,来自于她的人文关怀。复旦是一所有灵魂的学校,哪怕只在校园里走一走,复旦的人文气息你都能感受到。
参观一次校史馆,听听复旦的老故事;在相辉堂看一次话剧,领略复旦学子的风采;做一次新闻院庆志愿者,听力奋老师讲1929-2019年新闻学院的前世今生……
上图:力奋老师策划的院庆文献展
下图:在相辉堂观看话剧《种子天堂》
学院的老师也充满了文人气质。尤其是黄旦老师,把“文人风骨“四个字展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老教授虽然治学严谨,但是在生活中却非常和蔼。他们会热情地回应你的招呼,询问你的近况,爽快地答应和你合影。
学校里的很多细节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开学时给每位邯郸校区新生送得“复旦定制饼干“,中秋节复旦食堂的定制月饼,卿云轩里(复旦文创店)各式各样的复旦polo衫、新闻学院90周年院庆的定制版可乐和糖人……都彰显着复旦人的归属感。
复 旦
2019/11/7
↖复旦定制小熊
复旦定制小饼干↘
就连光华楼前的草坪(简称“光草”),也是“有灵魂”的。去年考试前,考新闻的又又姐说如果你们考上了复旦,一定要在光草上打滚。
阳光下躺在光草的人们
事实上,我们不仅打了滚,还在光草上睡了午觉、吃了烧烤、喝了啤酒、聊了人生……
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留学生、学院里亲切的保安姜师傅以及被复旦人养肥的几只猫咪……
这种人文气息,在复旦随处可见。
11
资源和眼界
来到复旦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最不一样的就是复旦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和眼界。我们会发现世界太大,而自己太小。优秀是相对的。
课堂上,除了pre之外,老师会动用自己全部资源为我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
比如新闻实务课,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喜马拉雅FM,到录音棚体验专业录音师的工作;龙锅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带我们在杨浦区进行社会调研(更像是秋游);洪兵老师请上交的美女教授给我们讲粉丝经济;姚建华老师每周的专业英语更像是一节免费的托福课……
学院也会给我们创造很多学习的机会。几乎每周都有最前沿的新传讲座,不乏学界和业界大咖。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讲座都有很大收获。学校开设的通识课讲座每次都座无虚席,甚至还有见到李安的机会。
图片盗于同学朋友圈
研二的大小实习学院都会帮忙安排。研一结束的暑假,专硕还有为期10天左右的海外参访。不同的方向对应不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
在复旦读研,确实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复旦也不乏有思想的学生。只要你也有想法,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成就一番“小事业”。
10
11
开放和多元
第一次感受到复旦的开放,是开学时校门上的条幅“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同学”。
复旦的确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来自各国的留学生,我们综合新闻方向今年还有9名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他们来自泰国、越南、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平时和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做pre。
和爱雯(泰国留学生)的合照
爱雯在家里给我们做泰国菜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读书,我们每天还可以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年轻和时尚。新闻学院位于邯郸校区,毗邻上海的副中心——五角场泰国留学ppt,两年10W 不提供校内住宿的复旦新闻,真的值得读吗?,顾名思义,由五个大型商场组成。还有酒吧林立的大学路。周末出去和朋友聚餐、玩乐真的太方便。
(dbq 我要深夜放毒了)
很多大型的话剧、展览、音乐会、演唱会等等都在上海上演。国庆节的时候,我和同学去麦金侬酒店看了沉浸式话剧《sleep no more》,全程三小时在三层楼的酒店不断穿梭,还能和话剧演员零距离接触。这种体验是在很多城市没有的。
11
11
荣誉感
如果不是来到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我都不知道一个学院能有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
去其他高校听讲座,复旦的师生都坐在靠主席台最近的C位。
90周年的院庆,全国各大新闻学院的院长、海内外高校的学者以及知名校友都来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我作为文献展志愿者,还获得了和复旦知名校友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大概在一天之内,我见到了史量才的外孙女、高晓松老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陈昌凤老师、光线传媒CEO王长田老师还有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老师……并且获得了和他们的合影。
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和那些名人的距离竟然这么近。
而缩短这一距离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回到刚开始的问题
复旦值得吗?
当然值得
但考上复旦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复旦除了能带给我们平台、资源、眼界以及光荣感和自豪感之外,其他的恐怕也不多了。
而我们拿得太多,却总嫌她给得不够。又从来没想过,我们又能给复旦带来什么呢?
朱大哥曾经说:“不要觉得自己考上复旦就了不起。你们的师兄师姐早就用他们不太聪明的脑袋,向世界证明了,复旦新闻,也就那么一回事。”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全班都在发笑。
然而经过90年院庆之后,我在想:等到10年后新闻学院100年院庆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拥有回到学院的底气,当之无愧地承担起这份荣誉感呢?
复旦带给我们荣誉,然而这份荣誉是有重量的。
每个复旦人都在负重前行,努力向世界证明,复旦是值得的。
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
更加坚定自己的努力。
因为复旦值得。
(本来还有一条视频要放在这篇推送里,但是本人剪辑水平过差,实在拿不出手。害,算了叭!下次再搞!)
往期回顾
我在大理的故事
我的考研经验贴
笔记购买
我知道你【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