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微信咨询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或点击下方按钮咨询
联系客服
近日,数十名哥伦布市学校的教师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大学排名:43)校园内参加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和医学)夏令营活动。活动包括参观历史悠久的奥顿大厅和巨型兽脚类恐龙的骨架,深入了解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科学。教师们在奥顿地质博物馆进行了矿物分类方法的学习,并聆听了大学教授关于古代动物骨架组装的讲解。北地高中教师克里斯托弗·克莱姆表示,该项目帮助教师了解领域的各种职业机会,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活动还包括参观兽医学院、参与教育项目以及设计与制造卓越中心和学生创业中心的参观。 夏令营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市、哥伦布市学校和哥伦布州立社区学院之间的合作项目,旨在加强课程和职业路径。项目主管特里·布奇表示,今年是 夏令营的第三年,继续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美国藤校留学,为中俄亥俄州的学生提供领域的学习机会。
夏令营活动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举办,展示了该校在推动教育方面的积极努力。B.L. 小学的学生们在夏季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学习项目。该项目由杨斯敦和马霍宁谷联合之路的“成功六点后”课后项目提供支持,旨在为K-6年级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和成长资源。夏季学习项目包括加速学习、识字、职业准备和整体学生健康,还包括数学、阅读和科学的评估干预、STEM/STEAM活动以及“俄亥俄学习360-盒中营地”等。学生们还在塞布林公园参加了“自然营地”,进行动手科学和艺术项目,并参与公园的社区服务项目。项目的目标是减少暑期学习损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提供独特的丰富活动。该项目通过社区丰富合作伙伴关系和与学区对齐的辅导美国艺术教育机构,包括数学和阅读的教师指导和干预,提供了专注于俄亥俄州教育部优先领域的机会。项目由俄亥俄州教育部的夏季学习和课后机会奖资助。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合作下,摩根大通最近在其哥伦布校区举办了一场名为“ ”的活动,吸引了超过100名哥伦布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参与。该活动旨在为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和医学()领域建立职业路径。教师们有机会与金融机构的技术领导者交流,并探索公司用于支持客户的一些尖端工具。摩根大通全球技术总监Eric 向教师们展示了帮助公司管理在线运营的高科技控制室,教师们还体验了虚拟会议展位。俄亥俄州立大学继续在夏季举办 营地,旨在为中俄亥俄州的学生提供领域的访问和意识,以满足未来的劳动力需求。摩根大通还通过“新技能准备网络”(NSRN)项目投资700万美元,旨在为哥伦布的学生提供技术职业路径的机会。
暑期项目是纽波特纽斯公立学校推出的一项旨在提升学生教育体验的暑期计划。该项目为高中生(即将升入9-12年级)提供学分恢复和学分提升的机会,地点在。中学生(即将升入5-9年级)将在参加丰富的活动,而K-5年级的学生则有机会参加Camp ,培养自信、独立性以及宝贵的社交和领导技能。Camp 将提供一系列丰富的学习体验,包括文学、数学和科学营,确保活动既有趣又互动。为了进一步丰富暑期体验,针对3-10年级学生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营将在Hines举行。所有参与者都将提供餐食和交通服务。6月将公布详细的地点和公交信息。小学和中学的项目将于6月26日至7月23日(周一至周四)举行,为期五周。高中项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6月24日至7月11日,第二阶段为7月15日至8月1日。所有课程均为线下授课,出勤是强制性的。
本文介绍了亚特兰大地区14个以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和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为重点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学校、夏令营、课程和博物馆,旨在通过创新和创造性思维来提升孩子们的技能。
亚特兰大学院的创新中心提供工具和空间,让学生们可以发现、解决问题、制作原型并进行合作。亚特兰大国际学校则通过课堂探究引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和数字素养,并在高年级提供专业认证课程。百年纪念学院是一所转换特许学校,利用STEAM创建可持续和公平的学校项目。
查塔胡奇自然中心提供独特的教育和外展项目,让学生们在127英亩的土地上探索自然。亚特兰大儿童博物馆通过日常节目提高STEAM技能,包括科学表演、艺术工作室和建造实验室。Club 夏令营让孩子们通过实验和项目了解科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Mount 学校通过设计思维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们与社区互动美国艺术教育机构,STEAMM夏令营:激发学生与教师的科学与艺术热情,创造生物工程解决方案和数字蓝图。北科布基督教学校通过STEAM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圣安妮日间学校是一所创新的幼儿教育机构,鼓励学生通过游戏进行项目式学习。
Akadémeia是一所专注于科学的幼儿园,通过工程设计步骤和科学方法实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过程。Sora学校是一所虚拟私立中学,通过基于探究和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沃克学校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面STEM课程,包括机器人项目和实习机会。
韦斯利安学校的STEM项目旨在帮助每个学生发现和发展他们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伍德沃德学院的STEAM项目强调设计、建造和创造,通过跨学科课程提供全面的学习体验。
综上所述, 夏令营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探索机会,还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项目,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和医学的兴趣。通过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市、哥伦布市学校和哥伦布州立社区学院的合作, 夏令营为中俄亥俄州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职业路径。类似的项目在其他地区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如B.L. 小学的夏季学习项目和纽波特纽斯公立学校的暑期项目,这些项目通过社区合作和丰富的活动,帮助学生们在暑期继续学习和成长。亚特兰大地区的STEM和STEAM教育项目也展示了通过创新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技能的多种方式。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参考新闻资料: City join camp at Ohio .L. enjoy a three-week-long for a day at Top STEM and STEAM –
美国艺术教育机构,美术馆与公共教育的反思与未来
随着世界各地博物馆数目及种类的显著增加,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博物馆在当地国家的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也备受当代思潮、社会及政治因素的考验,同时也面对林林种种的问题,例如:收藏和展示的偏执,专业知识的普及化,博物馆的社区角色等。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结构转型的社会背景里,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迈向真正的公共性。应该凸现美术馆在公共文化生活中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功能。在美国早期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中,博物馆和美术馆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可能取代宗教机构,成为帮助新移民建立一种家庭和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纽带。所以一个美术馆在一个国家可以成为文化成就的象征,成为精神价值的象征系统。在中国,伴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大潮,部分美术馆相继建立教育部门,开发教育项目,但是多数美术馆教育管理及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背景,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有限,教育活动忽视整体策划和学术高度等问题广泛存在。本文旨在从艺术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及美国艺术博物馆教育经验的角度,对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当代问题展开讨论。
一、艺术博物馆教育的发展
早期的博物馆典藏品并不打算做公开的展示,只是反映出典藏者个人的收集兴趣而已。英格兰牛津地区的艾许莫林博物馆()在1683年设立,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这类博物馆之一。在17到18世纪,美术馆的起源很大程度是源于西方宫廷贵族的、教会的藏品向公众的开放,这种开放真正的背景是平等主义。1793年法国革命政府将皇室的艺术收藏充公,并置于卢浮宫作公开展览,成为近代公营艺术博物馆的滥觞。它的哲学背景就是平等主义加上民主思潮和启蒙运动的教育功能。卢浮宫宣示了新的博物馆理念,强调博物馆不再是上流社会玩物,还肩负有教育公众的使命,提高国民的艺术修养,加强他们对国家文化的认识。这理念一时成为时尚,欧洲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博物馆的建造和营运,博物馆亦成为国家教育的重要工具。1852年在伦敦设立,也是全球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的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eum),以装饰艺术与工艺品为主,至今仍被视为全球第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因为该馆当时已将公共教育列为营运目标之一。
一般而言,当时教育只是博物馆的一项附加产品而己,还不算是目标。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将博物馆视为可让一般大众提升自我的场所。他们相信在美术馆里,“以更高层次的美感形式来散播艺术,将可直接教化及提升那些务实的劳工大众”。主张这种看法的博物馆领导者认为,博物馆具有让平民百姓变得文明的影响力,展示不仅应该让人“觉得很享受”(特别是在艺术博物馆里)美国top30名校留学,更希望能够提升大众的品味与性格。在十九和二十世纪,博物馆在社会上享有尊崇的地位,是人类认识宇宙定律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博物馆借着对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向公众展示知识、宣扬价值。博物馆成为无所不晓的百科全书,也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权威。
从艺术博物馆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中可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态度: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模式()、纽渥克博物馆模式()。本杰明()于1918年发表了一套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美学概念,认为艺术博物馆是文化机构,它作为学习基地的功能则属次要。他更认为艺术应以服务艺术为最终目标,教育只不过是达成这目标的手段。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模式将博物馆设想成为神圣的庙宇,博物馆学习便等同对美感的膜拜。相对来说,纽渥克博物馆模式则视博物馆的功能如图书馆。在二十世纪初,纽瓦克博物馆的总监发展出一套以教育为使命的模式:并认为博物馆的好坏取决于它的使用率。他更鼓励博物馆积极外借藏品给学校.并在社区设立分支。达纳强调博物馆具有教育大众的责任,于是,他开办了一个学徒制的课程,着重于教导博物馆的各种功能,教育功能当然也包括在内。学生有机会到纽渥克博物馆的每一个部门工作,以实现达纳认为博物馆的教育及各项工作皆需有经验人才充任的信念。因此,在二十世纪初时,博物馆的领导者开始将机构改头换面,不再只是做为藏品的保管者,而是要为更广大的社群提供服务。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出现,人们开始质疑宇宙发展是否有单一的定律,知识的解说是否只有一个版本,我们甚至怀疑有没有绝对真理的存在。传统博物馆的认知论和它的教育功能,以至社会价值,也受到冲击。最显著的变化乃在于博物馆与观众关系的再界定。博物馆工作者不再扮演掌管知识的权威、教育公众的导师,取而代之的是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博物馆的教育成效,往往取决于观众个人如何建构其意义。公营博物馆的营运支出来自公币,它的存在价值亦视乎它们能为社会带来何种效益,其中教育功能始终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做到以人为本,与时并进,是现今博物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二、美术馆教育角色的含义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的定义:博物馆乃一所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在它所服务的社会,为大众开放,促进社会发展,并以研习、教育及娱乐为目的,致力于收集、保存、研究、传播与展示人类及周围环境的物质证据。
欧洲的近代博物馆是收藏这一传统的产物,美国博物馆最初是仿效欧洲博物馆建立起来的,但很快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例如: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专门面向儿童的博物馆(1899年),宾夕法尼亚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开办博物馆培训课程的博物馆(1908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设立讲解员的博物馆,伊利诺伊大学的克兰勒特艺术馆(y)是全世界第一家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网站的博物馆。不难发现,美国博物馆的这些“世界之最”都与教育有关。而且号称“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的史密森尼研究院国立博物馆群在国际互联网上统一以“edu”(教育)为后缀。
美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许多著名大学校园内均设有若干座博物馆或美术馆。如,哈佛大学有三座博物馆,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有自己的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学院有着全美十大博物馆之一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哈佛大学更是要求其政治、法律、商业等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音乐、艺术、文学等限制性选修课,使其毕业生无论从事政治、法律还是商业,均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他们不仅经常在博物馆的氛围中受到熏染,而且构建起了自我的鉴赏作品的方法。不仅如此,美国的绝大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有着力量强大的教育部门。这些教育部除了拥有固定的有着高学历的教育及艺术史论背景的教育人员,同时还拥有一只庞大的义工团队。教育部的导赏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运用不同的阐释作品及解说方法。除此之外,博物馆和美术馆还积极地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
正是由于对儿童的重视,美国博物馆被视为儿童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和最值得信赖的器物信息资源之一。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馆方专门为不同年龄段的孩童提供与之相应的美术教育课程,甚至于学校当中的部分课程也可直接在博物馆中进行,馆员与教师之间形成了非常紧密和和谐的关系,互通有无,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美国博物馆对儿童的重视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了国民的创新意识,而且许多博物馆的捐赠者都是从小经常去博物馆并对博物馆拥有美好回忆的人。
事实上,当代美国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还是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逛博物馆成为华盛顿居民的一大休闲习惯,每到节假日,国会山附近的各大博物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华盛顿邮报》称:当代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广场”,举办从爵士音乐会到教育研讨会的各种活动,没有任何别的场所能像今天的博物馆一样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
三、美国艺术博物馆教育经验的启示
1880年美国学者詹金斯在其《博物馆之功能》一书中明确指出:博物馆应成为普通人的教育场所。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就宣言“博物馆应成为民众的大学”。1990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解释博物馆的定义时,将“教育”与“为公众服务”并列视为博物馆的核心要素。美国博物馆协会的总经理和首席执行官小爱德华·埃博(.Able,Jr.)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i]。
自二十世纪初以来,美国博物馆政策已日渐强调提供教育课程与更多公众参与。大众已体认到教育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将引入入胜的展示品配上更好的说明,以及提供专人导览。直到1960与1970年代,美国博物馆朝向提供更精致多元及预先规划好的教育活动这个方向来发展,大众开始正视身心障碍人士、妇女以及其它族裔与文化的人所受到的歧视。藉由推广延伸计划,来吸引学生和成人这两种不太可能到博物馆的观众,并且成立卫星博物馆,以及采用文化艺术为内容的教学方式。博物馆在帮助大家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与对这个世界发展有贡献的一种文化过程中美国艺术教育机构,从而更加融入主流生活当中。应大众对多元文化与日俱增的兴趣,新的博物馆与艺术中心纷纷设立,博物馆开始明白自身所背负的社会责任美国艺术教育机构,美术馆与公共教育的反思与未来,并从这个角度来规划活动。博物馆以多管齐下的方法提供教育,包括提供事实资讯的展示说明、研讨会、团体导览、延伸计划,以及让观众能亲自动手操作又动脑的艺术教育活动等。
科学与儿童博物馆在改变以静态方式呈现展示品的作法上起了带头的作用,成人与儿童都对能与展示品互动感到很开心。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旧金山的“探索馆”(),以及麻州老史特桥村()等,皆为“新式”博物馆教育中的佼佼者。为了让参观者与展示品产生互动,博物馆想出了种种新方法。博物馆增聘更多工作人员,藉由手册、公告与学术出版品方面更高的设计与编辑标准,并雇用受过教育训练或有课堂教学经验的人来担任教育工作者。其中许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在节目设计与导览行程中,运用一些公认可行的教育方法,部份是藉由整合皮亚杰的学习阶段,以及采用杜威“从做中学”的方法,社会大众也对新的展示与活动有所响应,参观博物馆的人数达到空前盛况。
博物馆教育是一个相当新的研究领域,一座博物馆抱持什么样的经营哲学、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政策,以及推出哪些活动,大部份还是要视该馆的行政阶层与董事会的优先顺序而定。基于各种原因,博物馆的优先顺序可谓大相径庭,而且所采取的教育作法也很容易就被扼杀;博物馆,尤其是美国的博物馆,常须仰赖私人的支持与特别的公部门补助款来营运,当财务发生困难时,博物馆往往只能以精简人事、减少典藏以及不再兴建展示空间来应对。
尽管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相信教育和导览极为重要,但也必须尊重以保存及展示收藏品为职志的研究人员的想法,同样也得尊重学生、学者和典藏者的研究活动。尽管如此,近五十年来博物馆的教育角色已日渐加重,博物馆不只提供导览,同时也开办课程.新增一些教学活动。好的导览并不只是提供展示说明就够了,它还包含导览员与观众之间的持续互动。达到导览的关键,其实在于观众本身具有的经验,导览行程所提供的信息应与此相关。
除了导览之外,美国的艺术博物馆还为观众增设了参与式活动,鼓励观众根据自己的步调与感兴趣的程度来从事发现学习。会移动的艺术品、语音导览、如实物般大的模型、以及人可以进入的真实物品(如遗址或墓葬)、视听导览,或是邀请观众触摸、实验、嗅闻、倾听、观看、创作那些奇特、珍稀之物的活动,都是非常难得、刺激、有趣的教育题材。比方像在英国运用一种精心设计的“发现法”参观行程,由馆方和学校事先一同规划好。再者,博物馆也强调多元文化教育,好让学生具备一种四海一家的观点。
博物馆与学校的伙伴关系已确立,博物馆与学校里的教育者正努力想出更多办法,来推动双方建立稳固而有意义的关系,虽然大家从未认定博物馆应提供终生教育,但博物馆所拥有的资源,已经藉由观众与真品文物和古迹的亲身接触,丰富及扩展了观众的知识和成长。博物馆导览员若能熟悉各种教学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来导览收藏品,便能够将讯息传递出去,唯有当博物馆的导览员能够将收藏品脉络的故事藉由导览得很有意义时,参观行程才能发挥成效。
四、艺术博物馆教育的未来
今日的艺术博物馆必需花费心思去了解它们的观众,并顺应观众对展览与教育的偏好。大众对文化传统所知更为广博,自己也成了收藏家,“人们的家已经变成补充其外在经验的私人博物馆,虽然囿于个人的品味与经济能力,但是更多的“教育”与更多的博物馆相关期待,却是出自于个人的领域而非他处。过去的博物馆大多数时候都是门可罗雀,而今日的博物馆则已从收藏品的保存,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教学,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校课程是在博物馆里完成的。由于休闲时间增多,频繁的旅行,使得现代人更能留意到文化的多元性,大众渴望看到重要的展览,而且透过博物馆要此其它任何文化机构,更能看到世界的历史与文化。
在一份为美国博物馆协会所准备的重要报告中,“迎接博物馆新世纪委员会”针对今日博物馆所面临的议题加以审视,委员会调查了博物馆在其对社会所负有的义务与责任这件事上面所扮演的角色,委员会支持博物馆的传统功能,但也将教育列为优先要务,委员会的项目主任希克斯()在讨论这份报告时指出,“博物馆是我们大家共有的集体记忆,是记录人类活动的编年史,也是观看自然世界的窗口,改变这些基本的功能,犹如改变大家看待人类生存延续的方法”。
然而,委员会亦认为,虽然博物馆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教育性项目,但有一个面向尚未予以透彻地审视,而且应该加以强调,那就是人们在博物馆里是如何学习的(迎接博物馆新世纪委员会,1984),博物馆不只是保存我们的文化,而且还须担负起承先启后的责任,并运用其本身的资源做为学习的中心,在此情况下,做为博物馆与历史古迹发言人的博物馆导览人员,变成非常重要的资讯来源。
二十世纪的博物馆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十年间,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已从静态的文物仓库变成鼓励普罗大众主动学习的中心。博物馆除注重自身的收藏外,也朝向外在的观众展望。过去,博物馆的研究重点是收藏品;现在,观众也成为研究对象。事实上,博物馆专注学问研究和收藏品的价值太久了,一直忽略观众的真正需要。今天博物馆所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保存这些传统观念的同时,也能把它们与博物馆的教育价值结合起来。这些教育价值就是如何利用博物馆的藏品及相关的活动来提高公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的生活素质。为此,博物馆的运作模式及教育模式也要有所改变,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并爱上博物馆?如何建构博物馆中的教育方案及课程?针对不同的人群,博物馆该形成怎样的教育策略?博物馆如何与学校、社区携手,拓展其教育意涵?除此之外,博物馆还能挖掘哪些资源?
有人说,爱上博物馆就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不知中国离这一步还有多遥远?
[i](1992).&:&..D.C.:
(郑勤砚美术学博士,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系讲师)
美国大学学艺术,“艺术文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
艺术文化学() of Art &
(2021版)
一、学科概况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是2011年艺术学升为独立门类后,由国务院学位办审批通过的首批艺术学理论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单位,后因学校学科建设全局需要调整为新兴的交叉学科()。该学科2012年入选“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6年再度入选“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7年入选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双一流学科群。“艺术文化学”聚焦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将艺术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予以考察,探究艺术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这一富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方向设置反映了当下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新观念、新方法和新趋势。本学科研究生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创新能力、严谨学风、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探索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经验和南大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开阔的艺术文化视野,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的新趋势,能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从事创新性的学术研究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能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应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或应用价值。能胜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能胜任文化、宣传等领域的相关工作。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并可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1、艺术史论与文化研究
2、艺术传播与文化创意
3、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
四、修业年限
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4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一般为(不低于)32学分,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36学分(包括本科课程3-4门约6-8学分)。学分课程类型包括四类:A类为全校公共外语、政治理论等学位课程;B类学术学位课程为以一级学科(专业)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C类学术学位课程为以二级学科(专业)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程;D类为全校公共选修课以及各院系开设的选修课程。A、B、C三类课程为必修(或规定学分必修)课程,其中A类课程7学分、B类课程9学分,C类课程8学分,在D类课程中,原则上要求文科硕士生跨一级学科选读不少于一门课程,剩余学分自由任选相关课程。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环节
1、硕士生学习时间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2年,撰写学位论文1年。开学第一个月底进行师生互选美国大学学艺术,“艺术文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版),进入专业方向;第一学期结束之前,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分流:(1)进入硕士论文阶段(2)终止学业;第六学期初进行论文预答辩。
2、公共课以讲授为主,基础课和专业课采取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重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形成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公共课及基础课考核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学单位负责相关课程考试;专业课考核采取笔试与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硕士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期考核。为保证硕士生质量,在入学后第三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考核方式为“学习报告”与“卷面考试”两部分,对硕士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其中,(1)考核符合条件者,准予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2)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硕士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提倡跨专业选修其他课程,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努力成为知识丰富、专业精深、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应在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并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选题应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题目选定后,由相关专业组织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对选题及其相关工作做出评议和审核。论文开题报告会安排在第三学期。
开题报告会通过论文题目后,应拟定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该计划由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经本院导师指导小组审核批准后由学院备案。
八、答辩和授予学位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修满规定学分,达到符合本专业学位授予条件,答辩通过者,可申请毕业并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附表:
“艺术文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
教学用书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是否必修
备注
硕士生英语
for
第一学期
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and of with
第一学期
是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of
第二学期
是
三选一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and of
第二学期
是
自然辩证法概论
of
第二学期
是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
and
第一学期
是
一年级内修完
艺术文化学前沿问题
New in Arts &
《艺术文化学》,张伟,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
《艺术理论的文化逻辑》,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语言、空间与艺术》,赵奎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Barry,Art, , and the of ,New York: St. 's Press, 1999.
第一学期
是
艺术理论与美学
and Art
《艺术理论基本文献》,周宪,三联书店2014年版
第一学期
是
艺术学研究与写作
Art and
《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温儒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Leavy,.2017.
: , , Mixed , Arts-Based, and -Based .N.Y., : The Press;
Wendy L. .2009. Your in Weeks: A Guide to . : SAGE
第三学期
是
艺术考古专题
in Art and
《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杨鸿、郑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美术考古学史纲》,阮春荣,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年。
第二学期
艺术史论与文化研究方向
艺术史的理论与方法
and of Art
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当代卷),周宪,三联书店;
艺术理论基本文献(西方古代·近现代卷),殷曼楟,三联书店
第一学期
是
美学史专题
in of
《西方美学史教程》,李醒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第二学期
艺术史专题
in Art
H. W. , ’s of Art: The 8th ed.
第二学期
艺术批评专题
in Art
Kerr , An to Art : , , , : , 2013
第一学期
艺术符号学专题
in of Arts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皮尔斯:论符号》,皮尔斯著、赵星植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情感与形式》,朗格著、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文化研究专题
in
《文化研究》,陶东风 / 和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学期
艺术传播与文化创意方向
艺术与文化创意
and
《艺术、科学与文化创新
》,胡显章、曹莉,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学期
是
艺术传播
Arts
《艺术传播教程》,陈鸣,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
《当代艺术与媒介中的元参考:形式、功能、企图与解释》(The Turn in Arts and Media: Forms, , at , Wolf),Brill出版社,2011年
第一学期
艺术遗产
Art and
第二学期
艺术与科技
Art, and
《艺术与科学》(Art and ), , Press, 2001年
第二学期
艺术策展
《策展人手册》,[英]阿德里安•乔治,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7年
第二学期
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方向
艺术教育理论与方法
and of Art
《美育十五讲》QS100名校留学,曾繁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美育思想史纲》,聂振斌,河南人民出版社
第一学期
是
公共艺术教育专题
in Art
《公共艺术理论》,马钦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年
两年一次
艺术社会学专题
of Art
《艺术社会学》,(英)维多利亚·亚历山大,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
第一学期
中国书画艺术 研究
of and
《中国书法鉴赏》,黄正明,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学期
电影艺术专题研究
in Film
《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麦基,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李恒基,杨远婴主编美国大学学艺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荣誉》苏牧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电影剪辑之道》,下牧建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第二学期
艺术实践与疗愈
Art
《原生艺术与心理治疗》,邱鸿钟,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
《艺术心理疗法》,(美)迈克尔.萨缪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
(开课学期请填写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或每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