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社区大学,【新闻】美国佩拉尔塔社区学院拉盖尔总院长一行五人来访我院

我院朱厚望院长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亲切接待了来宾,学院副院长陈湘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陈凯军、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学院专家彭朝荣、外事助理陈蓉等出席会见。拉盖尔院长对我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佩拉尔塔社区学院的整体情况,并期待开展校际间合作。

3月11日,美国佩拉尔塔社区学院( )总院长拉盖尔先生 (Jowel )一行五人访问我院。我院朱厚望院长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亲切接待了来宾,学院副院长陈湘黔、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陈凯军、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学院专家彭朝荣、外事助理陈蓉等出席会见。

朱厚望院长对拉盖尔院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美国大学社区大学,随后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思路QS100名校留学,希望双方积极探索开展交流与合作。拉盖尔院长对我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佩拉尔塔社区学院的整体情况美国大学社区大学,【新闻】美国佩拉尔塔社区学院拉盖尔总院长一行五人来访我院,并期待开展校际间合作。

在陈湘黔副院长陪同下,来宾参观了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及飞机维修实训中心、机加实训中心、数控实训中心等实训教学场所,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当天下午,双方在我院培训中心会议室,围绕美国联邦航空局(FAA)颁发的飞机维修机械师执照培训(C&P)、教师和学生赴美学习与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延伸阅读:佩拉尔塔社区学院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下设莱尼学院、梅里特学院、阿拉米达学院和伯克利学院四所分院,开设有100多个专业,其中航空维修、FAA执照培训等专业负有盛名。

长沙航院政治部新闻中心

美国社区大学护理,暨南院系丨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

of

学院简介

暨南大学护理教育始于1978年,由我国著名护理学家黄爱廉教授组织一批护理学界老前辈创建。1986年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成立,1998年护理学系成立,学制四年,同年11月护士学校停止招生。2006年获批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6年,学校重组医学部,同年7月,暨南大学护理学院正式成立。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历经40多年的办学历程,培养了一大批为祖国大陆和港澳台侨服务的优秀护理人才。

暨大护理教育发展历程

学院设有5个教研室和1个中心实验室。我校20多家附属医院均为学院的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目前QS100名校留学,教研系列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高年资教师均具有高级职称、管理和实验系列教师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生导师32人。

学院架构

自1988年起,与美国密歇根萨基诺威力州立大学(SVSU)建立友好关系,达成了中美联合培养护理博士、护理硕士共建项目。2012年起,与美国艾德菲大学护理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护理学系师生实现了多期师生互换,包括学生赴彼此院校修学分、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师生互访总数达到108人次。举办暨南国际护理学术交流会、暨南国际护理论坛等,加速护理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历年来,我院毕业生“护士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100%。2021年根据GDI智库发布“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2021)”,对全国518所院校的90个学科综合评价,暨大护理学科排名第42名,学科影响力不断攀升。

目前,护理学院是:

中国医院协会护理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教育部高等学校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单位;

广东省医院协会护理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广东省高等学校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护理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以粤港澳大湾区和“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凸显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院的影响力。

专业介绍

护理学(4年制)

护理学专业入选2020年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广东省首批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护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我校双一流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华南地区重要护理教育阵地。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以百年侨校“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抓手,“新医科”建设为路径,融通护理人文,护教研协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医疗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质、人文和科学素养,掌握护理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团队精神和跨学科合作意识,能胜任各类医疗卫生和保健机构护理岗位工作,具有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海内外的高素质复合型护理创新人才。

依据培养“新医科”人才、医学模式转变和护理学科发展需要制定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类课程都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开设了创新性、整合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文素质。

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医学统计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学、护士人文修养、护理社会学、护理人类学等。

实践教学环节:护理临床实践I、护理临床实践II、护理技能临床训练、临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科研实力

依托暨南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护理学院高水平师资队伍,任课教师大都拥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研经验。2021年,陈伟菊院长当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 of of ,FAAN)。

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持续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引进一批护理高端实验设备,将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融入护理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对临床医学生、护理学生、临床护士等开设10届近2700实验人时数的培训,培养学生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院拥有27所附属医院,教学实践资源丰富,其中,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为护理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承担全日制本科生护理专业课程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对护理学院临床实践教学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学院加大力度构建科研创新平台助推护理学科发展,凝练学科方向,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形成康复护理、延续护理、护理人文三支科研团队。2021年推出暨南“师说”系列讲座,围绕科研主线,坚持问题导向,梳理前沿理论选题,营造师生进行思想交锋、思维碰撞学术氛围。2017-2021年连续五年获得高水平大学特色学科建设经费资助,对护理学院师资培育、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学术交流等起积极推动作用。

教学培养

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结合暨南大学“侨校+名校”发展战略,承担护理专业相关课程共计30余门,同时,承担国际学院印度班《基础护理学》全英课程及中美交流项目中医护理专业课程全英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前在建的省级系列在线开放课程有《护理教育学》、《康复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与改革,我院形成了“严谨细致的课程设计、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知行合一的临床实践”教学特色。打破原有教学模式,探索行之有效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将专业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同步进行,给学生提供参与护理临床模拟实践或临床实践机会,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不仅深化理论认知过程,更增进学生职业责任感。学院实验教学资源丰富,暨南大学直属及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均为学院护理临床实践教学资源,充分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护理实践操作课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获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挑战杯、广东省攀登计划、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等70余项。同时,学院立足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5年获奖96项,其中国家级获奖5项,省级获奖11项,校级获奖80项。

本科生临床护理技能竞赛

学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注重与国外同行间的联系沟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学术交流、师生互访。护理学院先后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护理与助产学院、加拿大麦考文大学护理学院、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护理学院、英国考文垂大学护理系、英国西苏格兰大学护理与助产学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护理学院等多所国外、境外大学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交流,探讨双方进行教育、科研合作的可能性,面向国际,探索培养有国际视野、彰显我校的侨校文化、满足我国和地方人才需求的高级护理人才。

与美国密歇根萨基诺威力州立大学建立友好关系

暨南护理国际论坛

我院自1998年开始本科教育至今美国社区大学护理,培养24届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为100%, 毕业生中约70%任职于国内三甲医院或高等院校,30%在国内外名校继续深造。

我院毕业生大部分成长为医疗卫生及护理教育战线骨干,任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科护长,120急救中心主任等,他们积极开展护理研究,推动学科发展,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如陈伟菊任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护士协会会长;援鄂护士黄洁微被中华护理学会授予“杰出护理工作者”荣誉称号;多人被授予“抗疫英雄”称号。

王琳

女,主管护师,硕士,美国萨吉诺威力州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就读暨大护理系,从事护理工作近20年。主持参与各级课题3项,参编著作4部,发表论文7篇。现任广东省护士协会“互联网+”延续护理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护士协会第一届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分会副会长等。

陈凌武

副主任护师,硕导,中德首届手术室专科护士。1999年就读暨大护理系,现任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党支部副书记,荣获第七届全国优秀手术部工程管理奖,主持参与各级项目3项,编著3部,专利8个,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男护士工作委员会常委等。

院长寄语

护理学院院长 陈伟菊

大学是传承文明、播种希望的殿堂,也是孕育梦想、创造未来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护理是重要的健康资源。护士是提高健康系统、平衡医疗护理质量与效益、应对当今全球老龄化、重塑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力量。护理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希望同学们有责任有担当,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美国社区大学护理,暨南院系丨护理学院,提升护理专业价值,为健康中国做出贡献。

美国圣莫尼卡社区大学,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述评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述评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述评

赵艳立 徐玲

摘要:社区学院作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形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社区学院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外社区学院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的启示等,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社区学院:述评

作者简介:赵艳立(1979-),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北京市西城经济科学大学社教部教师,研究方向是社区教育;徐玲(1973-),女,内蒙古包头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美国圣莫尼卡社区大学,研究方向是教育经济政策。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成人教育专项课题“21世纪我国成人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课题编号:)的阶段性成果,课题主持人:徐玲。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1)01-0033-03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现代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余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和确立等三个阶段。…由于这种教育活动既能满足地区居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又能实现地区社会安定,以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教养和整体素质为宗旨、并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最终目标,因而其一经产生即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社区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此推进全国社区教育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7年10月,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左右,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到2010年,教育部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美国圣莫尼卡社区大学,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述评,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些社区教育政策在保证社区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引导作用。

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社区学院也被期望肩负起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历史使命。社区学院是设在社区中与该社区有着密切关系,集教育、社会、文化、休闲活动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它通常具有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人文素质教育等功能,同时担负着为各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就和选拔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1994年,我国第一所社区学院——金山社区学院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社区学院在我国发展的起步。我国的社区学院发展到今天,为社区培养了许多人才,对于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社区建设以及社区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从现有情况来看,与美国完备的社区学院体系相比,我国社区学院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规范、职能定位不清楚、经费投入不足以及课程落后等问题.阻碍着我国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试图对已有相关研究做初步的梳理,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启示与思考。

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现状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面向社区,为社区建设提供多种类型教育的机构,在国外已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尽管社区学院在各个国家发展的起因不同.但都基于以下两个共同点:一是经济迅猛发展:二是高等教育需求旺盛。社区学院在我国的发展与国外有着相似的背景。目前,我国社区学院主要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依托,由地方政府主办,社区各方参与,以推进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和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多功能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的创建培养了社区所需的人才,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一)对国外社区学院的介绍与评价

通过文献搜索,一方面,学者们以专著的方式介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学院发展相对完善的经验.其中介绍美国的居多。在中国学者的众多著述和译著中,笔者查到共有四本专著出版,毛澹然的《美国社区学院》(1989年2月)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描述美国社区学院横切面的专著。该书对社区学院的发展阶段、特点、职能、学生状况、教师状况等做了介绍,内容详细,涵盖面广。续润华的《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研究》,该书从纵向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历史图卷,重点研究了社区学院的历史,特别是其创建过程中的历史分期和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万秀兰的《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该书以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和发展为主线,探讨了社区学院如何在美国高教系统中完成其角色定位并确立其竞争优势。徐琦编写的《美国社区学院研究》,该书介绍了美国社区学院的概况,以及二十一世纪美国社区学院的挑战与机遇.详实地介绍了美国圣莫尼卡学院、南内华达州、奥斯丁社区学院个案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以论文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社区学院进行研究。

一是对美国社区学院的综合性介绍。主要围绕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史、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特点、课程设置、功能定位、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筹措渠道、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介绍。如:高海霞(2010)指出美国社区学院以多样性、人本性为核心课程理念,在课程体系、课程模式、课程学习方式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傅林(2010、指出美国社区学院及四年制大学通过与中小学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教师教育,其教师教育模式别具特色,有“2+2转学模式”、“社区学院学士学位模式”、“网络在线,‘教师资格证书’模式”等。徐魁鸿(2010)认为,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学院对于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完善美国高等教育体制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其自身在教育质量、社会功能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诟病。眦蒋凤霞等(2009)在文章中着重阐述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演变过程,介绍了美国社区大学的概况.对美国社区大学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论。张怀斌(2009)通过对美国社区学院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介绍了美国社区学院灵活的教师聘任标准、严格的教师聘任程序、弹性的工资制度、多样的教师评价体系、有效的教师培养方案、效能显著的契约管理等。张瑞(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从办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对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学模式、管理体制、经费筹措、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教师管理这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思考。

二是探究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刘晶等(2010)通过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对我国高职院校评价的启示包括进行学院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关注学生质量培养,重视过程考核和学生满意度:重视劳动力开发与培训,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关注与资源及技术的有效利用率。冯宏义(2010)在文中概述了近年来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服务的职能,总结出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服务职能对我国电大开展社区服务的几点启示。苏荟等(2009)指出我国高职院校应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把握时代需求,找准定位,探索职业教育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常凤霞(2008)指出我国应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成功经验,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自学考试教育。樊睿(2009)指出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现阶段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牛志英(2009)在其硕士论文中系统地梳理了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办学目标及职能、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三个维度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并提出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比较关注的要是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专科教育、成人电大、自学考试以及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启示意义。

(二)对国内社区学院的介绍与评价

国内学者对我国社区学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逐渐开始。到目前为止.代表性的专著仅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4月出版的由杨应裕、孙祥羽主编的《构建学习型城市:上海社区学院巡礼》一书。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上海八所社区学院和四所业余大学的创办历程、发展经验、办学特色以及对未来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的思考,对我国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我国社区学院”为题名检索的相关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背景分析与可行性、必要性研究。吴薇(2010)认为我国社区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是基于: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思潮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三点。徐魁鸿(2010)指出社区学院以其实用性、多职能、便利性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后大众化阶段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将成为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刘尧(2008)认为我国发展社区学院的必要性有三个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其可行性也有三点: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创建社区学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社区功能的强化,为创建社区学院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电大的社区教育实践,为创建社区学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二是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刘尧(2008)指出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着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职能定位、课程、与社区的联系和经费等六大问题。蔡苗(2008)认为美国top30名校留学,建设中国特色社区学院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三个问题:无法可依、体制不顺和管理不够规范。王连华(2008)指出社区学院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法律上的障碍、缺乏开展社区教育的方法、社会知晓率低等三个方面。徐琦(2007)也指出社区学院存在无法可依、行业不规范、教育质量不高、社区学院不能发文凭、学生毕业后不能转学到四年制普通高等学校续本等。

三是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功能和模式研究。王仁或(2010)认为社区学院功能定位在“聚焦和辐射”作用,其功能体现在社区教育的研发.培训、展示信息技术支撑功能。蔡苗(2008)指出社区学院主要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四种功能。王连华(2008)指出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社区学院应定位于区域终身教育的办学和指导机构,发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社区休闲教育和区域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等功能。并从性质定位、功能定位、发展条件和建设途径四个方面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徐琦(2007)指出对于社区学院的建设,在职业生涯教育与转学教育方面,教育部应考虑把社区学院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成立专门的社区学院建设机构.负责将社区学院的教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四是我国农村社区学院的研究。马汉波等(2010)介绍了2009年9月,依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城市全国首家农村社区学院——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为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了有益探索。夏鲁惠(2007)指出农村社区学院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课程设置的基础,全面开设实用性课程,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及培训活动为农村社区服务。张莹(2007)认为农村教育的理想出路在于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真正融合,其最有效的途径是创办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三、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我国社区学院的描述多于分析,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深层次的思考。总体而言,对我国社区学院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描述性阶段,普遍集中于对社区学院的产生、发展及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描述.而较少集中力量去探究社区学院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没有去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也未曾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缺乏问题意识及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思考,缺乏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建设和发展我国社区学院的对策。

与美国完备的社区学院体系相比,我国社区学院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如果不克服,社区学院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我国有关社区、社区教育等研究也是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后出现的,此外,我国社区学院较国外来讲起步较晚,实践探索较少,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理论较丰富,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并不能将这些理论照搬过来指导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这样一来就使得社区学院发展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而理论指导的缺乏又反过来使社区学院的实践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使发展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在观念方面,由于社区学院属于新生事物,人们对它了解不够充分.有些人认为社区学院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开展学历教育,可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到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院校再到广播电视大学、函授教育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再在社区学院中进行学历教育是不是有必要,会不会是教育的重复进行从而浪费了本来就很宝贵的教育资源.也使高等教育体系出现混乱;而把社区学院理解为单纯地对社区居民进行职业和休闲教育的人认为,在目前我国社区建设还不是很完善,人们对于社区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局限于地域观念的情况下,社区学院是不是真的具有对社区居民进行上述教育的能力,社区学院会不会由于缺乏居民的参与而变得流于形式。这两种想法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社区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及具体管理思路上出现混乱。

参考文献:

[1]周嘉方.我国推进社区教育实验进程的政策研究结题报告[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2).

[2]毛澹然.美国社区学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续润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4]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徐琦.美国社区学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6]高海霞.多样性与人本性: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特色[J].现代教育管理,2010(8).

[7]傅林.美国社区学院教师教育模式述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8]徐魁鸿.美国社区学院功能辨析[J].职教论坛.2010(22).

[9]蒋凤霞等,美国社区学院研究[J].成人高教学刊,2009(2).

10]张怀斌,美国社区学院师资管理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6).

11]张瑞.美国社区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12]刘晶,等,美国社区学院绩效评价极其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13]冯宏义.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服务的职能极其对我国电大的启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4]苏荟等.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9(5).

[15]常凤霞.从美国社区学院看我国自学考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

[16]樊睿,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启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17]牛志英.美国社区学院研究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18]吴薇,对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5).

[19]徐魁鸿.社区学院一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呼唤与回应[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20][21]刘尧.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8(2).

[22][26]蔡苗,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学院建设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23][27]王连华.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8(19).

[24][28]徐琦,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模式探讨[J].成人教育,2007,(11).

[25]王仁或,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区学院功能分析[J].成人教育.2010(2).

[29]马汉波,白术明.创建农村社区学院服务农民教育培训[J].中国农村教育,2010(9).

[30]夏鲁惠,农村社区学院发展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

[31]张莹等.试论农村社区学院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07(1).

【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述评】相关文章:

我国图书馆哲学研究述评08-05

语感研究述评08-17

我国券商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08-05

颂诗本义研究述评08-07

我国外刊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08-05

我国信用保险业的发展研究08-05

对我国农村接入网发展途径的研究08-06

我国企业债券融资与发展研究08-05

国际生物能源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研究08-05

为您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邮箱: liuxu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