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所理工大学,打造中国“赛车谷”,促进武汉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美国第一所理工大学关键词:赛车谷;赛车运动;武汉;汽车产业作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武汉完全有必要、有条件抢抓机遇,延伸汽车产业链,打造中国“赛车谷”,推动武汉和湖北汽车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摘要:从国内外赛车运动及赛车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发展赛车运动、赛车产业和赛道经济,是跨界链接“汽车文化后市场”“大体育”“娱乐”三大风口的重要举措,能够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生态的进化。打造一站式汽车“产业+文旅”城市综合体、汽车主题公园、赛车小镇、赛车谷等成为具有汽车产业发展优势或赛车文化潜质的城市或区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因此,武汉有必要、有条件抢抓机遇,加快谋划打造中国“赛车谷”,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赛车谷;赛车运动;武汉;汽车产业

赛车运动也叫汽车运动,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尤其是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更是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赛事,顶尖的赛车手亦属于商业价值最高的运动员之一。赛车运动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众多汽车品牌希望凭借赛车运动中得到的成就,增强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获取客户对品牌的认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近年来,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各级各类赛车赛事如火如荼,一些将赛车赛事、汽车消费、文旅休闲、节庆会展、电子竞技、体验教培等业态进行跨界融合与全面重构的新消费场景、新体验模式孕育而生,打造一站式汽车“产业+文旅”城市综合体、汽车主题公园、赛车小镇、赛车谷等成为具有汽车产业发展优势或赛车文化潜质的城市或区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汽车承载了人的第三空间,不管是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深耕汽车后市场,还是顺应新时代人口需求、引领汽车运动文化潮流、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体验平台,抑或是发力下一代汽车产业,加快从“中国车谷”迈向“世界车谷”,武汉都应该立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国家级的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优势,围绕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等赛车赛事及相关产业,打造中国“赛车谷”。

打造中国“赛车谷”,营造一流环境、形成强大磁场、注入澎湃动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汽车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需要;是抢抓下一代汽车产业发展、汽车产业资源和产能向中西部转移集聚机遇,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抢占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全国汽车制造与研发基地、全国性汽车服务平台等制高点的需要。

一、国外赛车运动及赛车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经验

赛车运动起源于车企之间的产业技术竞赛,是汽车厂商展示科技和实力的平台。汽车厂商通过赛车赛事,实验最新技术,提升车辆性能,推动汽车工业向前进步。赛车产业以赛车运动为载体,以赛车文化为核心,向上延伸至汽车研发、设计、原材料、汽车制造装备、汽车零部件、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向下延伸至时尚艺术、品牌、营销、休闲体验等,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和技术,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赛车产业能有效拉动赛事举办地和赛车基地城市的文化、旅游、酒店、餐饮、会展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最后形成一个极具市场关注度和市场价值的产业生态系统。赛车运动市场辐射广阔,延伸行业市场规模巨大,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极大提升城市价值、推广城市形象,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国外不少城市因赛车而蜚声世界。

(一)英国“赛车谷”:赛车产业的硅谷

1950年,英国北安普敦郡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场F1大奖赛,成为现代赛车运动的发源地。随后,北安普敦郡又兴建了两条赛道,更多世界级的汽车赛事在当地举行,各类赛车的零部件供应商和物流等支持性服务业也纷至沓来。赛车运动和赛车经济在北安普敦郡同时发展壮大,并逐渐影响着周边的地区,扩展到牛津郡和南安普敦郡,逐渐形成了世界赛车界和汽车制造业内的“赛车谷”,意为赛车产业中的硅谷。

英国“赛车谷”集聚了全球11支F1车队中8支的总部,每年举办上百场赛事,赛事组织、宣传、赞助等支持项目年收入达到17亿英镑,吸引旅游人次超过35万人次/年。根据英国赛车工业协会(MIA)统计,“赛车谷”聚集了4500家赛车相关企业,年营业总额达到90亿英镑,这些企业将超过30%的营业额投入技术研发,用于发动机技术、能源存储、空气动力学、轻量化材料及车身设计等方面的改进和突破,从业人员约4.1万人,其中近3万人是受过高级培训的工程师。同时,“赛车谷”以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和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等国际一流的技术学院为科技依托,集聚了一大批全球最尖端的赛车配套研发工厂和试验中心,其中有世界著名的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F1现场撞击模拟试验室、迈凯伦技术中心等。

英国政府大力推动“赛车谷”的发展。2003年,成立了赛车产业集群的领导和管理机构“英国赛车发展局”,5年间投入近2000万英镑,从完善赛车经济的产业链和提高赛车运动的参与性两方面着手,打造赛车产业集群;建设创新中心,设立16个企业孵化器和“赛车100家”的联合会美国第一所理工大学,打造中国“赛车谷”,促进武汉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相互联系、实现合作提供平台;发起“从赛车到航空”计划,鼓励和促进赛车产业和航空工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和两个领域内企业的共同发展。

(二)法国勒芒:世界赛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实验室

勒芒只是法国西部一个有着20万人口的小城市。这座城市之所以能闻名于世界,主要是因为自1923年开始,每年6月在此举行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该赛事同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汽车赛事。由于勒芒24小时耐力赛是全球各种耐力赛比赛时间最长的,而且选手驾车在同一环形赛道上要不停地转上350多圈,因此赛车手需要的是一台兼具速度、稳定性以及低油耗的赛车,这些都是21世纪汽车发展的大方向。所以,许多车厂都将勒芒看作是新车测试性能和耐力的地方,纷纷耗费巨资,将发动机、悬架、材料等各个方面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勒芒赛车上,想在这项大赛中取胜以提高公司声誉,这也让勒芒24小时耐力赛被称为“全世界先进技术的实验室”。

勒芒24小时耐力赛,每年吸引观众超过20万人次,最多的一年达到了30多万人次。该赛事每次虽然只举办2天,却能给勒芒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三)美国纳斯卡车赛:撑起3家上市公司

美国纳斯卡赛事是全美运动汽车竞赛的总称,自1948年正式开赛以来,每年超过1.5亿名观众观看比赛,电视收视率更是远远超过棒球、篮球和橄榄球等体育运动。如果说F1属于绅士运动,走高端路线,那么纳斯卡则走的是亲民路线,虽然在影响力和知名度上无法与F1抗衡,但却凭借着平民性、融入性以及激烈的碰撞成为最受美国观众欢迎的汽车赛事。

纳斯卡的商业价值之一就是转播权。从2015—2024年,这项美国最为昂贵的赛事之一与两家转播商达成了总价值达82亿美元的合同,但纳斯卡的商业价值显然不止于此。从诞生至今,纳斯卡以契合国民性格和美国文化的独特赛事呈现形式,吸引了7000万名纳斯卡车迷,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纳斯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土壤。在此基础上,不仅仅有纳斯卡这项吸引人的赛事,而且诞生了无数凭借纳斯卡赛事而生存发展的商业公司,其中有3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这3家上市公司能从以纳斯卡为主的赛车赛事中得到总计约12亿美元的收入,市值总计达到近30亿美元。

二、国内赛车运动及赛车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最早的赛车文化起源于港珠澳地区,从港澳传来。新中国举办的第一届汽车赛事是1985年的港京拉力赛,从香港到北京路线总长3400多公里,纵跨7个省市。随着F1、A1、、保时捷卡雷拉杯等顶级汽车赛事相继登陆中国,国内赛车运动近年来迎来了飞速发展期,大大小小的汽车赛道和赛车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但由于功能过于单一、与汽车产业脱节、地方政府主导等,直接经济效益普遍不佳。时至今日,我国已形成几个大规模的汽车制造研发基地和集群,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球领先,汽车保有量巨大且持续增长,基本到达了依托汽车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汽车文化和赛车产业水平的临界点。赛车运动、赛车产业和赛道经济是长产业链复合业态,是跨界链接“汽车文化后市场”“大体育”“娱乐”三大风口的重要举措,具备引领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生态进化升级的强大动能。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在这条发展道路上已有城市先行探索,如上海国际赛车场、天津武清V1汽车世界国际赛车场、成都天府国际赛道等。这三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在我国打造像沃尔夫斯堡市大众汽车城主题公园、法拉利主题公园等汽车产业文化的复合经济形态,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

(一)上海国际赛车场和上海国际汽车城

安亭镇位于上海市西北郊,是上海市“一城九镇”建设的重点镇,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变成了汽车工业聚集地。从第一辆自行设计制造的上海牌轿车,到与德国大众合作生产的桑塔纳(),安亭创造了中国汽车产业史上的许多第一。2001年,集制造、研发、贸易、博览、运动、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在安亭开建,包括核心区、整车制造和零部件配套制造区、国际赛车场、教育园区和安亭新镇区等主要区域。

上海国际赛车场及上海F1赛道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名片,是上海营造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F1赛道总面积约5.3平方公里,赛道总长度7公里左右,由赛车场区、商业博览区、文化娱乐区和发展预留区组成。商业博览区拥有大型购物中心和赛车博览馆。文化娱乐区建有健身运动设施、电影院、舞厅、酒吧、高级酒店、宾馆等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从2002年动工,到2004年建成并举办F1大奖赛中国站,上海国际赛车场保持了极高的上座率。F1像是一面招牌,拉动了安亭周边的汽车产业发展,上汽大众迁来总部,蔚来在此起家,理想、百度汽车把新总部放到这里,吉利、奇瑞、长城等都在此有研发基地,带动上下游供应链企业数千家在此发展。2016年上海国际汽车城整车产量达194.9万辆,产值突破2286亿元,成为中国首个整车年产量突破100万辆的生产基地。

(二)天津武清V1汽车世界国际赛车场和佛罗伦萨小镇商圈

天津武清V1汽车世界国际赛车场位于天津武清开发区,由美国威特集团与中国远洋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于2018年11月部分开业运营,规划建筑总面积60万平方米,是全国首创集成汽车创新生态园、汽车产业基地、赛车运动、体育运动、时尚生活体验的综合体。天津武清V1汽车世界国际赛车场拥有一条世界上距离高铁站最近的国际2级赛道,从武清站乘高铁到北京南站仅需21分钟,到天津站仅需13分钟,是北方最完善的国际赛车场,吸引国内外顶级车队、专业车手集聚于此,带动北方汽车赛车运动产业发展。在这里,除了可以享受到汽车线上线下零售服务、维修改装、试乘试驾等各种服务外,还可以体验到汽车博物馆、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技术创新测验,以及汽车运动俱乐部和汽车赛道等诸多项目。天津市体育局将天津武清V1汽车世界国际赛车场确定为天津首个汽摩运动基地,举办了2022京津冀体育产业大会、京津冀赛车节,以及汽车场地挑战赛、摩托车金卡纳公开赛、汽车漂移表演等赛事活动。

佛罗伦萨小镇京津名品奥特莱斯,是中国首座纯意大利风格的大型高端名品折扣中心和休闲文化中心,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年销售额超60亿元,入选全国购物中心销售排行榜前三。2021年7月,天津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试点后,在紧邻京津城际武清站的V1汽车世界国际赛车场、佛罗伦萨小镇、创意米兰时尚生活广场及周边地区大力推进消费升级,聚集高端名品消费、汽车特色产业消费、文创产业消费、文旅商体综合消费美国第一所理工大学,打造佛罗伦萨小镇商圈,形成“品牌街+赛车+小镇”发展模式,日益成为京津冀地区餐饮零售、旅游购物、运动休闲的绝佳娱乐购物目的地。

(三)成都天府国际赛道和方程时空港项目

成都曾于2007年建成金港国际赛车场,是西南地区赛车爱好者的根据地,但在2018年因距离主城较近成为中国首个被拆迁的赛车场。2021年,成都市与吉利铭泰集团签约在东部新区简州新城核心区域建设方程时空港项目,包括吉利学院、吉利铭泰汽车科技文化世界和天府国际赛道等重点工程。先期2020年3月吉利集团于1999年在北京创建的北京吉利大学已整体搬迁至成都,并更名为吉利学院。吉利铭泰汽车科技文化世界项目总投资70亿元,包含汽车娱乐世界、水世界、科技海洋世界、度假酒店、新商业等业态。天府国际赛道项目分三期规划建设,一期修建一条二级赛道,可举办除F1以外的所有高级别公路赛事,配套4S商业集群和改装车间;二期修建800米美式环形赛道,引进纳斯卡赛事,增加规模化的房车营地;三期建设东区赛道,并与一期赛道联通,形成一条总长度为6公里的F1标准赛道。

成都天府国际赛道和方程时空港项目建成后,将发力“赛道+”商业模式,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赛道商业综合体,具备赛车赛事、新车发布、汽车销售、汽车体验、汽车娱乐、商业活动等多种功能,成为西部地区汽车运动胜地。若能如期引入F1方程式比赛,将进一步成为具有“国际范”的汽车文化及运动平台,集教育、汽车文化、国际赛道、城市功能配套于一体,开启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型汽车生活方式。对于简州新城而言,其兼具产业孵化器功能,有利于借助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创新模式,赋能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区域汽车及后市场产业周边生态链企业群招引、孵化落地与高效发展。

三、武汉有必要、有条件打造中国“赛车谷”

作为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武汉完全有必要、有条件抢抓机遇,延伸汽车产业链,打造中国“赛车谷”,推动武汉和湖北汽车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中国“赛车谷”顺应国内外和自身产业发展趋势

从全球汽车工业变革趋势看,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等新能源发展加快,汽车制造与互联网加快融合,一场以节能化、低碳化、网联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汽车发展浪潮,正在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对传统汽车产业的颠覆式创新。迫切需要通过赛车这一平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试验、升级发展。打造中国“赛车谷”,就是通过集聚汽车产业前沿科技和工业制造先进水平,不断抢占全球汽车工业技术的竞争制高点,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从我国经济发展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居民消费正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党中央、国务院积极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将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着力推动体育产业总规模到2025年实现5万亿元。发展赛车产业,打造中国“赛车谷”,是落实国家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政策,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

从武汉汽车产业现实看,武汉是各大车企重要的仓储、物流、制造基地,但研发设计功能相对不足。随着传统汽车制造发展瓶颈问题的显现,我市汽车销量增速已现拐点,亟须寻找新的发展风口。通过发展赛车产业,打造中国“赛车谷”,将有助于武汉补齐汽车研发设计功能,为汽车制造提供系统性支撑,助推武汉汽车工业弯道超车。

(二)打造中国“赛车谷”具有良好的科教实力和人才资源潜力

东风设计研究院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新能源汽车工研院发展加快,法雷奥车灯研发中心、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等车企研发中心和行业技术服务机构实力在国内领先。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为代表的大专院校在汽车领域人才培育方面卓有建树,全国第一所赛车学院“中国赛车学院”落户江汉大学,首届31名赛车赛事专业毕业生即将迈上工作岗位,并且供不应求。特别是武汉现有国家级职业车队6支,高校车队4支,拥有G级飘移执照车手9名。武汉籍国际职业赛车手程飞,在第61届美国赛百灵12小时耐力赛中荣获冠军,是第一个获得世界级赛车冠军的华裔选手,其所在耀莱成龙DC车队就在武汉注册。此外,还云集了谢欣哲、胡云飞、朱磊、严凯等国内著名职业赛车手。

(三)打造中国“赛车谷”具有较好的赛事和赛道基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武汉体育中心等顶级体育设施,近年来大力推进产城融合,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举办了“世界飞行者大会”“跳水世界杯”“羽毛球世锦赛”“足球世界杯预选赛”等国际顶级赛事,精彩上演CTCC武汉街道赛,获批武汉首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尤其是连续成功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级别最高、项目最全的汽车摩托车运动综合赛事——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汽车赛事氛围日益浓厚,赛车上下游产业快速集聚。开发区已建成两条专业赛车赛道,全国唯一、全球罕有。一条是围绕武汉体育中心的中国第一条依湖而建的街道赛赛道,2017年建成,国际三级标准,总长2.98公里,13个弯道,连续举办三届顶级赛事,被誉为中国迄今最成功的街道赛赛道。另一条是2022年竣工的F2级赛道,位于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世界唯一F2级赛道和T5级测试场结合的项目。新赛道全长4.3公里,既可以满足世界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测试,也可以举办除F1方程式以外的所有国际国内顶级汽摩场地赛事,还能为汽车厂商提供试乘试驾、性能测试、新车发布等多种服务。两条赛道可以各司其职,F2级赛道举办WTRC、CTCC等顶级场地赛事,街道赛赛道举办顶级街道赛事。

四、关于武汉打造中国“赛车谷”的基本构想

近年,“积极培育汽车摩托车运动等体育消费新业态”“积极发展汽车赛事、旅游、文化、改装等相关产业,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等成为我国推动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内容。“建设场地设施,增加要素供给,优化体育产业供地”“实施‘体育+’行动,促进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引导汽车摩托车、航空等运动项目产业合理布局”等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2022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的工作方案》QS100名校留学,要求加大赛事供给,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以及加快投资建设,支持各地加快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等体育设施建设进度。武汉应抢抓重要政策机遇,加快谋划推进中国“赛车谷”建设。

(一)总体目标定位

以举办国际顶尖汽车赛事为契机,以做大做强中国赛车学院为依托,吸引整合全球顶尖创意、科技、时尚、运动、文化等要素资源,打造中国“赛车谷”,建设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体验消费等赛车全产业链,推动中国重要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促进汽车运动和汽车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汽摩赛事中心、世界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全球知名赛车之城。

丰富完善武汉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功能,壮大中国赛车学院规模,围绕试验场谋划建设国际一流的专业赛车场及其配套设施,适时升级赛道满足并争取国际国内高水平汽摩赛事落户,建成国内一流汽摩运动体验中心,推动赛车相关产业发展,助力汽车消费升级,成为世界级汽摩赛事中心、中部地区汽车运动胜地、汽车“产业+文旅+教育+赛道”城市综合体,成为兼顾专业赛事与大众参与的汽车文化乐园、世界车都的亮丽名片。

(二)具体举措建议

一是谋划中国“赛车谷”空间布局。以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的3600亩规划面积为重点区域,以F2国际赛道为依托,建设武汉国际赛车场,并规划更大空间范围的中国“赛车谷”(5平方公里左右)。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向全球征集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重点对标上海国际赛车场和上海国际汽车城、天津武清V1汽车世界国际赛车场和佛罗伦萨小镇商圈、成都天府国际赛道和方程时空港项目等,考虑赛车俱乐部、赛车学校、汽车7S店集群、汽车后市场中心、汽车改装集群、汽车会展博览中心、赛车主题文化广场、商业中心、五星级酒店群、主题餐厅,以及汽车特色游乐小镇、高端住宅等功能,积极打造4A级以上国家旅游景点。

二是推进中国赛车学院建设。支持在中国“赛车谷”核心区布局建设中国赛车学院(江汉大学分院)。坚持国际化、高端化的发展定位,加强与世界知名赛车教学、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赛车大数据应用、汽车休闲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研究中心建设,努力打造中国汽摩运动研发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的“黄埔军校”,促进赛车“产学研用投”一体化发展。

三是谋划举办国内外顶级汽车赛事。围绕“赛事引进高端化、赛道经营多样化、赛车产业集群化、赛事文化普及化”的综合立体融合式发展理念,逐步形成“国际顶端赛事+国内一流赛事+长江中游区域性赛事+大众体验娱乐+普及汽车和赛车文化”的市场形态,推进武汉赛车运动和赛车产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持续办好世界房车锦标赛中国站、中国房车锦标赛、国际汽联F4锦标赛等国内外顶级赛事,争取中国汽摩运动大会永久落户武汉,争取针对新能源量产车的世界跨界拉力锦标赛落户。筹划举办以武汉冠名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国家级赛车赛事,以及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冠名的赛车赛事和赛车节。积极引入中国智能汽车大赛、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i-VISTA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等自动驾驶专业赛事,更好展现自动驾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加快促进自动驾驶产业化、商业化。

四是推动赛车产业链和汽车产业链发展。依托国内外重大赛车赛事,引进赛车研发设计、改装装饰等领域世界领军企业及研发机构,积极发展汽摩运动展示、体验、消费新业态,打造上中下游全面覆盖的赛车产业生态。大力吸引世界及国内知名车队落户,努力打造我国第一个赛车赛事产业集群。推进赛车赛事产业集群与汽车产业集群融合互促发展。

五是加快与飞行者大会、通航产业对接。借鉴英国赛车谷服务航空产业发展的经验,引入吉利飞行汽车等新型航空产品研发机构,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研究由汽车领域向通用航空等工业产品领域拓展,提升通用航空产品研发应用水平,实现“铁马”与“飞马”、汽车产业与通用航空产业协调发展。

六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赛车谷”规划建设,优化“赛车谷”建设运营机制,依托市场化手段推动共建。联合汽车领域行业协会,以及国内主要城市赛车协会、有关高校及研究机构、赛车赛事企业等,推动创立赛车行业联盟,为中国“赛车谷”规划建设提供支持。

作者简介:

李黎,武汉市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党委委员;

周阳,经济学博士,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和区域经济等;

陈龙,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财经办)财经综合处处长;

尹婧,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财经办)城乡生态处副处长;

张巍,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改革办、财经办)文化社会处副处长。

来源:《武汉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中国知网即将收录。

昆明理工大学美国,零碳之下聚焦可持续设计,武理工这场国际会议从数字化展览做起

极目新闻通讯员 韩少华

学术会议暨学术年会海报

当前,零碳观念已不只是社会责任、企业战略的大背景,也成了每个人的生活新课题。12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分布式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 DIDID( )暨国际可持续设计学习网络中国学术年会(LeNS )在武汉顺利举行。会议主题聚焦于“日常洞察,零碳观念”,40余位国内外专家围绕低碳和可持续设计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和圆桌讨论。

嘉宾致辞

在12月16日举行的分布式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鲁晓波教授,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李培松先生,世界设计组织WDO执委Ken Nah教授,光华设计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海珍女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杰锋教授等领导进行致辞,拉开会议序幕。

专家讲座

受邀参与的10位专家分别来自国内外,包括北京大学祝帅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Jung Eui Chul教授、澳门城市大学王伯勋副教授、印度理工学院Shiva Ji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吕杰锋教授、韩国弘益大学Ken Nah教授、清华大学乐恢榕教授、墨西哥大都会自治大学 副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Jang Sung Yun副教授以及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设计学院 Birt教授。此外,还有其他来自院校机构如北京理工大学邱越教授、姬文瑞教授、施炳轩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周祎德博士、《设计》杂志社主编李杰先生等嘉宾,共同出席了这次盛会。

圆桌讨论

在圆桌会议环节,各位专家教授围绕会议主题探讨了低碳的发展方向和设计学交叉学科未来发展趋势。低碳发展与设计学的交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两者进一步的深化融合发展将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次圆桌会议探索了低碳与设计学交叉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美国藤校留学,明确了创新、协同和教育的重要性,描述了一个更加可持续、创意而美好的未来。

嘉宾致辞

国际可持续设计学习网络中国学术年会LeNS 于17日举行,由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名誉院长陈汗青教授、世界设计组织WDO执委Ken Nah教授等领导进行致辞。

专家讲座

来自国内外的13名专家,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新教授、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 教授、湖南大学张军副教授、肯尼亚内罗毕大学Lilac 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Lee Jang Sub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丁熊副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吴菡晗副教授、北京服装学院何颂飞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李卫教授、江南大学钱晓波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李文嘉教授、同济大学杨皓副教授以及武汉理工大学韩少华副教授就“双碳目标下的设计”这一话题展开了精彩汇报演讲。

圆桌会议

17日下午的圆桌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国教学院曹飘老师主持,在学生提问环节中,专家们就“设计师应该在何种语境下找到自身定位”及“设计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在可持续设计这一巨大系统中进一步聚焦”两个提问作出了详尽解答。随后,专家们围绕双碳背景下的设计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会议深入探讨了设计师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责任,为塑造一个更具创造力和可持续性的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见解。

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是一种引领未来的责任与使命。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激发了参与者们对零碳观念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为设计领域的未来点出了可能的前进方向,为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常洞察和零碳观念的融合提供了深度思考,引领着设计领域朝着更为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数字化展览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共收到优秀设计作品、研究论文、院校机构、专业教师、青年学子五大类别大量投稿,最终筛选出若干作品、论文、机构、教师、学子进行奖励展示。此次展览摒弃了传统一次性纸质展板方式昆明理工大学美国,零碳之下聚焦可持续设计,武理工这场国际会议从数字化展览做起,采用数字化展览模式进行展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该种展览模式,既契合了大会的主题,又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减少大量的纸张、塑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循环可回收利用,用实际行动向与会者宣示零碳行动目标。

据了解,分布式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由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支持昆明理工大学美国,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韩少华副教授发起于2019年,旨在探索分布式共创的创新协同与知识管理机制,通过分享全球范围内可持续设计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为可持续设计领域的管理决策和知识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国际可持续设计学习网络中国学术年会LeNS-,由欧盟委员会+高等教育能力建设项目支持,聚焦可持续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和分布式经济,以有效应对环境保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需求,实现经济繁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届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承办。

美国理工大学怎么样,大连理工大学怎么样?学术与创新的殿堂,人才与梦想的摇篮

大连理工大学怎么样?

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可追溯到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工学院,后经多次调整和更名,于1988年3月定名为大连理工大学。多年来,大工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卓越的科研实力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一、学术底蕴深厚,科研实力卓越

大连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成绩斐然。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在科研方面,大工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取得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地位,也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大连理工大学还注重产学研合作,积极与企业和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科研实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二、教学质量高,人才培养模式独特

在教学方面,大连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还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他们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科研实践等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同时,大连理工大学还注重国际化教育,积极与国际知名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化学习机会和平台。学校还设立了多个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校园文化丰富美国理工大学怎么样,大连理工大学怎么样?学术与创新的殿堂,人才与梦想的摇篮,校园生活多彩

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文化丰富多彩,校园生活充满活力。学校拥有众多学生社团和组织,涵盖了体育、文艺、科技、公益等多个领域。这些社团和组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能力、拓展视野的广阔平台。此外,学校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如音乐会、话剧演出、运动会等,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充分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乐趣和魅力。

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园环境也十分优美,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学校注重绿化和环保工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美国理工大学怎么样,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就业前景广阔,社会声誉良好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资源和机会。同时,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通过举办就业指导讲座、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QS100名校留学,提高就业竞争力。

由于大连理工大学在学术、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以及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学校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企业和用人单位都对大工的毕业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五、持续发展与创新,迈向世界一流大学

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和发展机遇,大连理工大学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将继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学校还将加强国际化办学步伐,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大连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连理工大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综上所述,大连理工大学是一所学术底蕴深厚、科研实力卓越、教学质量高、校园文化丰富、就业前景广阔、社会声誉良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无论是对于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子,还是对于希望接受优质教育的青年来说,大连理工大学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在这里,你将能够接受到全面的教育和培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为您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添加站长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923864400

邮箱: liuxueeedu@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