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版上的各位同学展现一个美国生活、学习、工作等的真实图景,应一些网友的要求,我特别采访了我的一些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朋友们。他们来自各个专业,也正在经历不同的人生。希望他们的经历和体会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为时间关系,我对于每个人的采访问题基本相同。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不要吝惜你的掌声(加分~),也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更多采访帖。还采访了物理、化学、生物、ME等多个专业。如果你对于某个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感兴趣,也请提出你的需求,我看看是否能够满足。
最后,这些接受采访的都是我的好朋友,都是好人,和大家分享他们的经历不图别的,单纯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第一手的信息和人生经验。如果你不同意他们的观点,也请不要冒犯,谢谢。
Q1. 能否向各位寄托天下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比如你国内的学校(或者什么档次),哪年申请出国的,什么专业,硕士还是博士,在美国的学校(或者什么档次),以及留学经历(毕业时间),现在状态(学生?博后?工作?回国?)
非常感谢版主的邀请,也特别荣幸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一些体会。我申请的时候寄托曾经给了我特别大的帮助,现在终于可以借此机会为寄托添些砖加些瓦了。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本科在一个工科爆表却没有出国留学传统和氛围的学校。我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工程,属于有些偏理的工科,因此在申请的时候可以选择化学,而这种专业也是最好伸到全奖的。当然如果实力强,可以去申材料或者化工,前景会可能性更多一些。我很弱,所以只申了化学(化学专业的别打我。。。我不是那个意思。。。)。
我当时申请的是 的PhD,海申之后结果惨淡,不过侥幸拿到了XXX的offer,PhD ,全奖。这个学校的化学系不算强,但是我后来才发现,学校的真的是一个大大的bonus。当然,XXX的化学这几年发展的也很快,新建的实验室,新招的教授,越来越有范儿。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不差钱。
我的老板人很好,我也基本上按时毕业了。本来去年初就结题了,但是因为一些杂事儿,15年1月正式答辩毕业,算起来总共5年半。目前在纽约一家医学院继续做博士后。当然,这个问题前因后果可以展开一个光年。。。后面慢慢说。
Q2. 我们从你申请留学开始。你觉得你当时能够成功申到美国,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比如高GPA,高GT,陶瓷,科研经历等等)你有什么愿意向现在的申请人分享的申请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吗?
好遥远的事情了。。。不过那段时光的确历历在目,可能一辈子都会记得。我觉得我申请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学长。他当时给予了我任何其他客观因素都无法取代的帮助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美国生化博士后与你唠一唠在美学习的点滴,犹如神一般的存在。当然,我们平凡人类无法决定神的存在,所以只能在其他方面找机会了。我觉得我的感受是,必须要认真。我的GT都一般般,毫无亮点。GPA还好,不过也不算那种眼前一亮的。陶瓷没成功,科研基本为0。所以重要的就是自己的认真:认真准备申请的每一处细节,要当成去神殿朝拜一样虔诚。当然,认真包含了很多东西,比如一开始认真的去选学校定位,认真的针对每个学校改自己的PS,认真的准备每一封简历推荐信等等。
Q3. 到了美国后,你一开始最强烈的体会是什么?美国生活和你在国内的时候的想象一致吗?
一致。因为我的全部想象来源于学长从美国回来后眉飞色舞的给我们上的一堂课。
尽管思想上是有准备的,可是说实话,站在这里的时候,感受还是非常非常强烈的。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怎么哪哪儿都不一样啊wtf!就是人们的说话方式(语言之外的东西),生活习惯,各种设施,不胜枚举!当然后来上课之后发现原来这才是大boss,先前生活上的差异都不是事儿。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的各种适应期会被你初到美利坚之后的各种亢奋和好奇所裹挟,不知不觉也就步入生活的正轨了。
Q4. 你到了美国后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怎么克服?
就是那个大boss啊喂!!!本来我没有上课睡觉的习惯的,。。。可是就是听不懂啊,有语言的问题,更有能力的问题,想想可能也和我本科不是正统化学专业也有些关系。反正就是10分的quiz总在3,4分盘旋,然后自己老板的课得了B-。。我都不知道老板当时给我成绩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这个困呐最终也没克服,反正就是低空划过了。而且当时又赶上选实验室,做什么的,压力特别大,直到第三年才缕顺,生活才变得舒服一点。说正经的,我感觉在那个时候,重要的是把自己身段放低,再放低,别管你曾经多牛b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现在你就是一个2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然后身段放低了你quiz得了3分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了,收拾收拾该干嘛干嘛,别总是多愁善感潸然泪下没完没了以往昔峥嵘岁月的,不好。
Q5. 美国的学习、生活、科研是什么体会?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啊版主,差评的哟!那我还是回答一下吧。。
学习的体会就是,你越来越大了,自己主动学习会变的越来越重要。生活呢,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完全看自己经营,当然你身边的人(中国人!)对你的影响也会很大,呃,你也可以去影响他们的呀。科研的问题太大,我打赌你后面还会问到,先不展开了。
Q6. 针对科研型留学,你觉得怎么样才能选择一个好的课题组?
嗯,正经事儿来了。要选好货你得先识货。好的课题组有很多内涵和外延,前者比如老板人好,老板厉害,钱多,组里人好,等等;后者包括课题你觉得有意思,课题毕业后机会多,等。所以你开始就要东家长李家短的和师兄师姐们八卦了,然后回家自己再或者找教授的情况。反正信息没有掉下来的,都是自己收集来的。确定了你觉得最好的组,那就削尖脑袋往里面挤啊!什么通读老板的paper,出席组会,主动提问题,等等,反正怎么增加曝光率怎么来。这个没有技术含量,你要是遇到也这么玩命往里挤的,那就只能拼造化了,真的。不过进不了心仪的组绝对没什么大不了的。半年后你就会发现,当时你收集的信息,都是个p啊,根本不是科研生活的全部啊摔!你以为老板特别厉害,结果几个月都见不到,你以为课题前景好,结果你接手的烂摊子怎么都做不出来。这个事儿就是,你去争取最好的,然后你得到的就是最好的。
Q7. 你的专业好毕业吗?找工作的大致趋势和出路如何?可以去什么样的公司做什么样的职位?大概待遇如何?(这个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分享)
我的专业是生化,如果在生物系可能要超过5年很多才能毕业,如果再化学系,如我,还行,一般不会拖很久。另外也看老板,也看自己课题进展。不过总的来说延期的概率肯定别金融博士大。目前看工作依然不好找。这是实话,我的师兄师姐们几乎没有去公司的。据我自己的经历,我发现很多招聘明文要求经历,很惊讶吧,我也是。而且最难破的是他们总要求 ,这个根本就是一个死循环,你要没有你就总没有了。据我所知很多都是缓冲着,最好还能拿到绿卡,这样机会就好很多。对了,我说的都是留在美国的情况。如果回国可以的话,机会就多了。若是找到工作,待遇应该在6到8万吧税前,我瞎说的。
Q8. 你在找工作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遇到了什么困难?
于是,我就光荣的沦为博后了。
我觉得美国我还没有玩儿够,不想马上就回国,所以找工作不顺利的情况下还是先用博后垫着吧,至少有钱,没准还能发几篇paper。当然你要是跟我的选择一样,切记,博后不是工作,它只是,你绝不可一屁股坐下来沉浸其中。你要时刻想着后面要干什么,无论学术还是工业。我找到博后位置的经历属于先苦后甜。开始总想学些新东西,简历投的都是跟我没什么重叠的实验室(当然也是分子生物学,那些玩意儿说实话搞生物的看几篇paper都能懂),可是啊可是,没人理我。一直拖到我受不了了,就试了几个跟我做的东西相关的实验室,果然回复率大增,让我都不知所措了。所以看来,机会还是很多,关键路子要对。
Q9. 你认为找到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有什么是需要我们早早开始准备和锻炼的?
找博后没啥准备的,理解透你自己的课题就行了。工作的话,我觉得还是要好好准备,这也是五年前很多人谆谆告诫于我的,这也是我用了五年也没有明白该怎么准备的。。。除非你转行,或者quit掉。看决心了,反正我一直挺想拿下一个博士学位的。
Q10. 你觉得你的专业是“坑”专业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你觉得有专业是吗?
我觉得我的专业是坑。虽然我挺喜欢这类自然科学的,可是把它当作职业的时候就是另外一件事儿了。你需要去了解一下教授们每天都在干什么,你了解一下做到教授之前你得工资有多少,你要考虑一下你找到一个 job之前要搬多少次家,你没事儿你夫人也没事儿么?不过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对一些人是坑,对另一些人可能就不是。脑袋灵光点,好歹你也是个博士啊。
Q11. 你是否同意CS现在特别好找工作?如果是,你觉得是否应该鼓励很多不好找工作的专业的同学转CS?
什么?CS找工作?我怎么听说都是工作找CS啊?
说实话我身边CS 挺多的,都工作了。可是现在大家的一个误会是,找到工作就是万事大吉,就是人生完满,就是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没人有关心那些工作后的哥们是怎么想的生活状态,他们怎么想的,他们以后的打算,没人去关心。我在这不想展开了,我只是提出来,找到工作也只能说明你现在找到工作了。你可能更需要去了解一下你到底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Q12. 你如何看待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这个问题,不论是现在考虑还是未来考虑这个问题,你觉得这两种选择各有什么利弊?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命题,这是一个可以思考十年的命题。我到现在才想了5年,远远没有答案。我很羡慕版主的英明决断,当然那是需要实力做基础的。像我们多数人都处于不尴不尬的境地,回去吧有些不甘,继续呆着吧蹉跎青春。尤其这些年,通过媒体,雾霾下面的祖国变得越来越让人胆怯,不敢靠近半步。可是我也知道,回去就回去了QS100名校留学,什么雾霾,什么地沟油,我不就是那长大的么,至于现在就怕成这样?不知道,可能某一天突然说回去就回去了。
Q13. 最后,如果让你给即将踏上美国土地的后辈们提建议,你会说什么?
重要到最后一个问题了艾玛。版主你这不是采访你这是在约稿啊。
那稿费呢
呃不,这不是对大家说的话!我想说的是,
弟弟妹妹们,别犹豫,果断的踏上这段异国之旅吧,它总会给你带来惊喜的,它也一定会成为你人生中最难忘也最醇香的一段经历的。北京
谢谢王版主的采访和整理,也感谢逗比生化博士后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寄托非常鼓励同学在论坛上发布经验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学习。想要更多面经资讯,记得要添加offer榜小程序噢!
【寄托新生群】
【寄托新生群】已经开启!想要进新生群的同学赶紧扫码二维码报offer吧!(需要注册寄托账号)
拿到offer找组织的同学,点击查看
怎么进群?直接私聊offer酱():你的offer贴链接+想进的新生群群名
想要获得更多的面试经验,赶紧扫码进入“寄托offer榜”小程序,在这里你可以设置关注自己的目标院校,查看来自gter们热心提供的丰富经验,还能及时收到各gter拿到offer的喜讯,也欢迎拿到offer的同学在论坛上报喜讯发面经!沾喜气攥人品,心仪offer马上到!
长按或扫码加入“寄托offer榜“小程序
感谢阅读
美国博士后一般读几年,[转载]颜宁与5位女科学家分享自身经历:博士该怎么读?是否有过年龄焦虑?
博士该怎么读?是否有过年龄焦虑?
文章 | 学术那些事儿
来源 | 界面新闻、豆瓣
近日,在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教授发起、由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组织的“2019 Women in ”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虽然论坛的名称是“Women in ”,但到场的观众不仅有女性,也有很多男性。
论坛采用的形式非常简单直接,由观众自由向嘉宾提问:女性在科研工作遇到的障碍有哪些?是否有必须在40岁的黄金年龄之前做出科研成果的焦虑?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该怎么办?博士该在国内还是国外读……
六位年龄跨度相差几十岁、成长背景截然不同的嘉宾根据提问分享了她们的科研经历和人生故事。尽管几位科学家分享的是科研行业的经验,但是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普适的,不仅仅能给予女性鼓励,也能给每一位在事业发展中有困惑的读者以启迪。
出席2019年Women in 论坛的科学家。以上科学家从左到右为:
颜宁: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谐:凝聚态物理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
黄超兰: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
王志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朱静: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于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旻昊博士: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行政副主任/办公室主任
一起来看看现场精彩问答!
颜宁老师组织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为什么要举办女科学家论坛?
是不是在鼓励大家做科研?
颜宁:谢谢,这位同学真的不是我们的托儿。这个作为第一个问题真合适。我记得2015年正好有一个清华和普林斯顿大学合作的,当时我就在想,普林斯顿也就是我现在所在的系叫做分子生物学系,我们一共有40位PI左右,我数了数大概有15位,女教授占到了1/3的比例,对比我们清华生命学院差距真的太大了(清华生命学院的女教授相对较少)。然后我想既然这些教授们恰好来中国了,那不如把美国的、中国的这些教授拉在一起,当时王(志珍)老师也来了。这就是第一次women in forum的开始!
颜宁教授
初衷是什么呢?我刚才还发了条微博,大家说你做这个活动是不是就是鼓励大家做科研?其实我想说,你想不想做科研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想做的话,你可能会听到很多的噪音,可能会有很多的压力。大家知道我很不喜欢回答你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这类问题,我不喜欢回答是因为这不应该是女性的问题,而是两性的问题。但是我说的这些问题在这个论坛上都是可以讨论的,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们邀请的是处在不同事业阶段的嘉宾,你看我们有朱老师、王老师这样非常资深的教授,之前我们还邀请过博士后,这次为什么没有邀请他们呢?因为我们这次的嘉宾正好,一般6位我觉得为宜。其实我们现场也有几位非常杰出的博士后,传说中的大神万蕊雪在哪里?(万蕊雪举手)在后面站着呢。
我们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事业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困惑,也都有自己高高低低的起伏,所以我们很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经历,一些教训,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想做科研,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很多自己的事例做参考,你做什么样的选择都没有关系,关键是你要遵从自己的内心,给自己勇气,这就是我的初衷。
女性在科研工作当中遇到的障碍有哪些?
遇到困境时,又该怎么办呢?
不少人认为,女性科学家从事科研会遭遇到许多困境,但在论坛一开始,几位嘉宾就借她们如何开启科研的故事告诉大家:遇到困境不可怕,重要的是遵从内心,找到自己的方向。
陈谐以自身的经历说明女性在科研路上最大的障碍是没有信心去做科研。
她在高中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很喜欢物理,但到了大学选专业时还是不清楚自己将来要干什么,所以刚进清华的时候选了材料系,结果发现上课听不懂。转了物理系后,觉得自己能听懂了,但在MIT念研究生的时候,想的是学两年转金融或者是做去赚钱。她真正想明白自己是要做科研,是在参加招聘会后发现公司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文化跟科研不一样,才发现学术圈更适合自己。她从没想过一个女孩子要去做理论物理的研究,但是真正做了之后发现自己完全能够胜任。
颜宁认为女性完全没有任何障碍,科研就是个人的选择,取决于个人是不是愿意走下去。她特别指出非常不喜欢回答“你怎么平衡事业和家庭这类问题”,因为这不应该是女性的问题,而是两性的问题。
于翔则用数据说明读博士到最后做到PI( ,学术领头人)的是低于10%的,所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但她认为对于女性来讲特别可惜的一件事情是,很多女研究生做到第三年、第四年,课题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想“要么我不做了,找个好老公把自己嫁了吧”,而男生不太有这个选择。犹豫和纠结的两年,可能导致女性错过了宝贵的时间。她鼓励每个人真心地问一问自己,如果确定科研是自己想做的,那么就去尝试,不停地尝试,不论男女,大家都是有机会的。
黄超兰指出对于女性来讲最大的障碍是“”。很多女性都会认为“我到了什么年龄就一定要去干什么事儿,比如谈恋爱、结婚、生子等”,从而放弃对自身、对事业的探索。她认为女性对于“”的焦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她在当了四年中学老师后发现那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重新申请读博,现在科研做得也非常好。她给大家的建议是要克服那种“什么年龄段该干什么事儿”的心理。
朱静是在40岁的时候,考上了国家公派留学生,被派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当时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承担女性在家庭的责任并没有影响到她的科研事业。
是否在科研经历中有过对年龄的焦虑?
或者说认为应该在某个年龄段之前必须做出一定的成就?
“我的导师总是说许多科学家在40岁前就做出了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他会以此来激励我们,说40岁以后就很难有成就,你们会有对时间和年龄的焦虑吗?”,在论坛上,一位年轻女生的这一提问,引发了嘉宾们非常热烈的讨论。
首先,颜宁表示非常不赞同这一说法,在她看来许多科学家都是在40岁以后才做出了自己最卓越的成果。
科研并不存在一个年龄的黄金期。她信手拈来几个反例:施一公教授最重要的工作——剪接体,是45岁以后做出来的;Brian 得诺奖的成果是在50岁以后做出来的。她认为虽然年龄越大记忆力可能会受损,但另一方面,当年龄增长,联想能力、视野也会跟着增长,确实人在一定年龄之后,有很多牵扯精力的事,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比如孩子的问题、学而优则仕等等,但那并不是由生理决定的。
陈谐认为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比浪费时间更严重,不如该吃饭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处理其他事情就处理其他事情,按部就班的来。她也不同意智力到40岁就下降了,能否做出科研成果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完全有可能在40岁之后做出很好的研究工作。
黄超兰以自己的父亲为例证明年龄并不是发展事业的障碍。当她们全家搬迁到香港时,她的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为了能继续自己的药学专业,就去考了香港执业临床药剂师的证,拿到执照的时候已经60岁了。据接受西方教育的她观察,老外很少会考虑年龄,很少会说“我多少岁了该干什么了”,想干什么事尽管去努力。她同时指出如果把“成就”定义为“在一定年龄取得多少金钱、地位、名誉等”本身就是不对的,会带来很多焦虑。她提出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很单纯地、很专注地去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所要的成就感!
王志珍也以自身经历建议大家不要因为年龄给自己设限。她们最早出国的那批访问学者,都是40岁上下才开始实际接触到西方的文化和科研模式,这批人后来科研做得非常好。
王志珍(生物物理学家,77岁):不要给自己固定了条条框框,说年纪大了就不能做科研了。| Women in
朱静认为年龄反而是一种优势,40到60岁时视野更加开阔,有了很多实践和理论的储备,又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往一个方向奔,更利于做出科研成果。
而用主持人刘旻昊博士最后总结发言的话来说,汲取经验和鼓励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我的努力和坚持。她总结了几位嘉宾想分享给大家的几条最重要的信息:
我们需要构建好自我,遇到困难和阻碍时,要让自我更强大,战略上把困难和阻碍变小。遵从内心,给自己找到一个真正的目标,不要因为他人的看法而轻易给自己设限,拿出勇气来追寻自己的目标。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其实我也是做结构生物学研究的,颜宁老师就是我的榜样。我科研做得不错,不过自我被任命为高精尖中心的办公室主任,负责管理和行政,可以说我是从零建立起了高精尖中心的行政体系。之后,西湖大学应运而生,很荣幸,我成为了创始执行秘书长,建立并领导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团队在做一些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当然,我们仍在持续努力中。所以,我们不太可能成为别人,也期待祝愿各位能够成就更好的自己”。
如何顺利地把博士读下来?
在国内读研究生和国外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出国读研究生会遇到哪些问题?
你们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颜宁教授
谈到博士该怎么读的问题时,颜宁认为: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外的一个项目中,研究生的人数相对是比较少的,另外,我觉得在国外,至少在普林斯顿是把学生当宝贝的,学生很多都是很任性的。
你看我本人就是一个很张扬、很傲娇的性格,虽然性格本来就有天生的因素,但也因为在普林斯顿,我从一开始就是被当成一个年轻科学家在对待,在那里我觉得很受尊重,我也不怕跟导师或系里其他教授进行学术争论QS200名校留学,这让我的个性一直保留得很好。
但对比在国内,我觉得学生会乖一点,我需要很费劲地告诉学生说,你要学会吵架,你不要什么都信,你不要再盲从权威,不能受了委屈也不敢去说什么(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把一点小事当大委屈)。简而言之,我认为你要为自己负责。
至于读博的目的是什么?
至少在我们实验室,我常说读博的目的并不是去发篇paper,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你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跟你将来其实没什么关系,但是你在博士期间受到能力训练、思维训练,以及这些训练对性格的养成却非常重要。我真的认为不要说什么“三岁看老”,至少我的很多性格是在读博期间慢慢成型的,所以还是那句话:你要为自己负责,不要因为一些条条框框把自己压得太委屈,这是我对读博的一个建议。
另外,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选博士生实验室的经验。
当时,我是很好地分析了自己的情况,然后做了一个排除法,我想后来我之所以走得比较顺,也是因为我没有误入歧途。
那么,我是怎么分析自己的?
首先,我性格特别急躁,所以发育生物学这些我做不来,因为我觉得太慢;第二,我这个人,不能说是善良或者是胆怯,我不杀生,除了蚊子之外的多细胞生物我是不杀的,所以这又排除掉生物里的一些方向;第三个,我老觉得自己数学不好,后来发现,也不是真数学不好,就是心里胆怯。因为这个也排除了生物信息学或者计算生物学,最后能够做的其实就只有生化和结构生物学。所以,我觉得我是做了一番选择的,而且当时我也是看了施老师的CV的,知道他的实验室非常,他的方向我也感兴趣。
大家选实验室时一定要多加考量,因为你们是要把最宝贵的青春投入到其中的。而且我一直强调,有一些比较好的院系,它已经提供了轮转的可能,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就好比在结婚之前,你要看看这个结婚对象是否真的合适。不要盲目相信网上说的东西,你要真的去感受,你要进这个实验室看看它是否适合你,看看它的科研项目是否适合你,看看在这个实验室里,大家是否happy,最后你还要看看这个导师过去几年的发文情况,有的导师五年都没做出成果,你可以去跟他谈谈,你如果真的对他的科研信服,然后相信自己坚韧的能力,也不会因为看到其他人做出了层出不穷的成果造成心理压力,那你就进。
所以选择实验室,一定需要很慎重,这是一个双向的选择。
陈谐教授
陈谐:对于我来说,读博士这个阶段有点像成人的过程,博士这个阶段给了你很长的一段时间来研究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做什么,你怎么去做它。五六年的时间,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试错,如果你在这个阶段搞清楚了什么是你不喜欢的,什么是你的个性,什么是你想要做的,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如果你决定做科研的话,这五六年里你就要意识到,过了这个阶段我就要在学术上成人了,你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人了,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其实是挺难的。我在博士初期的时候,导师跟我说,你做博士不是要学习解决问题,而是要学习问问题。我当时觉得压力很大,但是后来发现真的就是这样,这是必须要锻炼的事情,就是你在研究上能不能自己站起来,能不能在没有人扶你的时候,自己往下走,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
黄超兰:我是在香港大学拿的博士学位,比较内地学生读博的情况,我观察到几点。第一,回到内地几年,我去做过几次博士答辩评审,让我惊讶的是发现内地的博士生们所研究的课题,广度还可以,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深度可言,而且这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第二,内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比较差。
为什么博士是叫做“ of ”而不是 “ of ”呢?意思就是拿到博士后,便意味着你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你有自学的能力。我对我的博士生要求是,将来不管从事哪一个和你论文不相关的领域,你都能做得好,这就是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我发现跟香港的学生相比,内地的学生太娇气了,虽然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学习时间很长,但是大都效率比较低。这个娇气还体现在“不去思考”,动脑子其实是很累的。我经常跟学生说,做科研,首先要把自己养成具有侦探的特质:发现现象,寻找证据和线索,进行逻辑推理,验证,还要有想象,最后找到凶手。不排除你有可能找错凶手,但是至少你要有这一套训练过程。所以,在读博期间,一定要训练好自己,让自己拥有一个学会思考的脑子,这也刚刚陈老师说的,你要会问问题。其实,这是一个痛苦的蜕变,因为你要投入很多的努力,去学习,去思考。
我的美国导师从来不把博士拿来当廉价劳工,他会像Jedi 一样,把毕生的所学和他会的东西都灌输给博士生,所以他的博士生招得很少。他经常跟我们说美国博士后一般读几年,[转载]颜宁与5位女科学家分享自身经历:博士该怎么读?是否有过年龄焦虑?,我的实验室就是一个细胞培养皿,我给你们所需要的足够的营养,但是你怎样长,长成什么样的细胞,那都是你自己的努力的结果。
于翔:我觉得现在已经不是出国和不出国的问题了,而是你有很多选择。多去想一想我要什么,而不是我应该做什么。其实我当年是被动出国的,我父亲去做访问学者,本来只是想带我出去两年,学学英文,然后回来再读高中。
没想到两年变成三年又变成五年,然后我就造反了,因为在意大利的话要学拉丁文,所以我就说你们送我去英国或者美国吧?因为英国近一点美国博士后一般读几年,所以最后就去了英国。在国外,很多时候老师带学生完全就像师傅与徒弟的关系,学生不是给导师打工的,当然了,师傅觉得你是好学生可能就多带你一点,有的师傅可能会让你自由成长,也有的师傅会像刚才黄老师说的那样,把你当孩子一样带。
当然也有极端的,比如,同一个实验室,同一个课题,老师可能同时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却都不知道对方在做,两个人只有一个人有文章,所以这个就是一个极端。我讲这些就是希望你去思考,你想去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室?你想做什么事情?我将来要做什么样的训练?你要考虑清楚,自己是想去做分母,还是自己有本事到那个lab去做分子?总而言之,第一要问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我觉得这绝对不再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的问题。
朱静:我们当年出国的时候,可以选国外的学校。当时是政府派出给我们生活费的,不用对方付钱,而且早期出国的人也少,所以相对来说,很多地方接受我们还是很容易的。
当时很多做电镜的人选了英国的剑桥、美国的伯克利,我选择了 State 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当时几个学校一比,只有少数人像李芳华老师觉得应该选。我当时考虑,我去的电镜实验室有正在兴起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分析电子显微学,正好可以弥补由于文革我们和世界隔离所留下的缺陷。后来郭可信先生也派了他的大弟子到那里,甚至郭先生自己也过去了,看看那里到底怎么样。
我觉得选择不要太功利,要看整个学科的发展,哪些是处在前沿的和国家需要的。
如何确定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
颜宁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尽管如今科研成果颇丰,但她一开始并不喜欢科研,做科研是被动的选择。她最初想进文科,因为成绩优秀被老师硬拉进理科,选生物是因为父母。但是在做科研的过程中,给了她不断积累的成就感,于是才渐渐完全献身于科研。
黄超兰建议当真的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科研的时候,不妨可以做多种尝试。有些人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些人很幸运;但是大多数人,还没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阶段,需要不断尝试去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在。
于翔给出了选择的具体方法:把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写下来,然后再一条一条删掉,剩下的应该就是最想要的。排除法可以帮助判断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从六位嘉宾的分享可以看出,尽管她们现在已成长为“目标是星辰和大海”的优秀女科学家,但也都曾经历彷徨和迷茫。贵在有强大的内心,勇于尝试、不被世俗束缚。借用一句经典台词结束本篇文章: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上一篇:基于视觉伺服技术的工业机器人高动态物体跟踪系统
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复旦毕业,美国博士后,华尔街精英流浪16年背后人生真相
广陵散:茅台镇最古老的酒庄,品牌估值2.3亿
申样酒/来厂考察添加大庄主微信185 863 59596或
蓝龙2斤(连续11年销冠王):酒厂直供,包运费破损,不满意就退!!
小批量专属酱酒定制:
灵哥财富课会员群有人转发了爆火的这个流浪汉视频,我正好回北京飞机落地,随意在群里写了一句,他那个年代出国的男人口语大概率不好,生存能力很差。
摆渡车上把完整视频看完了,他的国内少年天才,美国硕士,博士,博士后,然后华尔街工作经历,最后离婚,然后一蹶不振,流浪16年的经历完全打开了我曾经的记忆。
98年我在美国读交换生,我那年21岁大三,由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科目较难,有两门能换学分的课只能修研究生。在课堂上,我是唯一一个本科生,除了少数白人,其他基本上都是清一色从中国印度来的研究生。
课堂上,敢问问题的,敢和老师交流的都是白人和印度人,中国人一言不发,老师眼睛只要一扫过来,他们立刻把头低下,一边看课本一边转笔,生怕被老师叫到。
因为他们的英语口语很差,几乎无法交流,而这些都是清华北大过来美国读硕士,读博士的,还有的是在国内已经读了一个硕士,又过来重新读硕士的。
他们的年龄普遍也就比视频流浪汉小那么几岁吧,他们羡慕的不仅是我的口语,还有那种看谁都不放在眼里的那种精神。
有一个研究生和我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出去玩,问起未来的规划,他说读完硕士,读博士,读完博士读博士后,以后再看看在学校当助教。
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这几乎是很多中国研究生当时普遍的想法,而且都是中国最顶级高校出去的人。
但我其实又能理解,他们去美国就是被当金丝雀给供起来的,他们每个月都有1500美元左右的奖学金津贴,因此只要在学校里一直读下去,就有钱拿。但是如果出去找工作,英语口语都不太行,根本没有生存能力。
我和他们的想法完全不同,我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和主流社会打交道,我对搞学术没兴趣,我对温水煮青蛙式的生活更加没有兴趣。
那时候正好看了前副总理钱其琛之子钱宁写的《留学美国》QS200名校留学,而且专门带出国,我对美国真实的残酷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中国夫妻去了美国,普遍女生更会社交,更容易被白人邀请去舞会等,英语的提升能力也更快,而男性普遍在美国处于社交圈最底层,几年之后双方渐行渐远,离婚的比比皆是。
我当时看到这些研究生朋友时,我就能想到书中描写的那些可怕的情节,留在美国留不下,回到中国回不去。
若干年之后,更多的人生经历让我了解到,美国的残酷并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男性,而是社会达尔文式的竞争模式,让输家一无所有。不仅是中国男性会竞争失败,即使是白人男性由于工厂搬迁失去工作等,一样在竞争失败后遭遇到悲惨的命运。一旦酗酒,无法振作,太太不会来帮助老公走出不顺,而是会搬回娘家,如果老公表现出家暴倾向,将会立刻申请离婚。一旦法院在分割财产时,把唯一一套房产留给女方和孩子,很多白人男性被扫地出门,如果没有朋友的沙发收留,成为流浪汉的几率就大幅增加。
这些不如意的中西部老白男,催生了2016年特朗普的崛起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这是后话了,但其实十多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因为资本主义的体制,是只要全世界各国掐尖儿的顶尖人才,只要提供一点金钱诱惑,就足以让普通人陷入内卷,厮杀的你死我活。
而这些各国的顶尖人才,其实是没有可能真正获得资本的,这是因为资本永远会从全球引入新的竞争对手,取代他们。
流浪汉在华尔街做了一两年程序员做不下去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复旦毕业,美国博士后,华尔街精英流浪16年背后人生真相,固然和他说的幻觉等精神状态有关,更重要的是,资本让每个人成为一个可替代的螺丝钉。
这种过度专业化可怕到什么程度,一个台湾工程师曾经在美国工厂看到生产线出了问题,想过去帮忙修复下,挽回停产的损失,结果被管理警告,只能等待专业的技工过来修,其他人都不可以碰,你会也不可以动。
因为相比较停产的那点损失,资本家更怕的是普通人什么都会,那资本就无法垄断控制生产资料了。
然而那些美国最顶级的精英们,则是从中学开始就进行通才教育,尽可能把子女培养成什么都会,并且有高维视角的资本通才,而普通人只能变成专才,从而普通人世世代代依靠资本精英的组织能力,从而世世代代被吸血。
这些残酷的真相不是普通人能了解的,还有一件有趣的现象我注意到的是,固然中国人英语能力不行,所以大家就自己玩,不和老美打交道。开始我以为只是中国人这样,但实际上,美国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美国完全不是大熔炉,美国就是各种独立的圈层社群,而且美国鼓励这样,美其名曰多元化。
因为各社群和社群之间语言宗教文化不同,所以才需要高维的精英政治来连接和统治。
我很早就明白了这种对我不利的游戏,有些事,早点觉悟,就会少却很多麻烦和痛苦。
以终为始的思考,一个人学历越高,在象牙塔时间越久,就越脱离社会,就越无法摆脱资本的规则,路就越走越窄,就越谈不上改变限制条件。
我当年就是那么想的,也是那么做的,所以我23岁创业,拿新加坡政府投资。30岁做财务顾问,之后做天使投资赚了20倍,还有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顶流的科技博主,搞网红商学院,做财经博主知识付费,还有每年股票给我的分红回报。
当我妈妈总是觉得我没有读硕士,博士让她觉得面子无光时,她总要念叨你曾经小学中学本科多么让她有面子,我就会想起那些路越走越窄的朋友们,而我的选择让我的路越走越宽。
拥有真实的生存能力,才是人生的真相,而其他都只是人生的幻想。
(全文完)